薛生今世之狂简,人定不为天所限。半生好作访古游,千载独具论文眼。
西游彭蠡溯湘沅,北过二陵寻灞浐。逢碑下马辄自抄,得钱随手皆镂版。
结交欲尽一世豪,其家不及中人产。年来更和击缶歌,赋中屡有伤心撰。
看君意兴殊落落,复上石楼穷𡾰嵼。与予相见五羊城,花边往往同飞盏。
问君之生烈皇末,日月无光天道反。七日即为国破时,赋命其间宁不蹇。
阴阳剥复理有然,大器从来成在晚。终期落日戈可挥,莫谓颓风力难挽。
谁人画此蕉与鹤,中有一翁坐来稳。把将如意缺唾壶,直著山衣傲华衮。
蕉心万束不易开,鹤寿千龄孰能损。君不见中孚九二鸣在阴,子和之声闻最远。

以下是对陈恭尹的古诗《题薛孝穆小影》的逐句注释和翻译,赏析以及作者背景介绍。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薛生今世之狂简,人定不为天所限。

  • 关键词:狂简、人定
  • 注释:薛生具有一种不羁的性格和独到的见解。
  • 译文:薛生在当代社会中表现出一种不受拘束的豪放态度。

2. 半生好作访古游,千载独具论文眼。

  • 关键词:访古游、论文眼
  • 注释:他喜欢游历古迹,并且有独特的见解和评论能力。
  • 译文:他一生热衷于探访古代遗迹,并且拥有独到的文学眼光。

3. 西游彭蠡溯湘沅,北过二陵寻灞浐。

  • 关键词:彭蠡、湘沅、二陵、灞浐
  • 注释:他曾向西游历彭蠡,并沿着湘江溯源而上。
  • 译文:他西行至彭蠡,溯湘江源头而上,北上经过二陵寻找灞浐。

4. 逢碑下马辄自抄,得钱随手皆镂版。

  • 关键词:逢碑、下马、自抄、镂版
  • 注释:每次遇到碑刻,他都会亲自抄写下来,并购买拓片出售。
  • 译文:每当他路过碑文,总会停下来抄写,并且将所得的钱用来制作拓印。

5. 结交欲尽一世豪,其家不及中人产。

  • 关键词:结交、中人产
  • 注释:他广泛交友,却不如一般人家的富有。
  • 译文:他广交朋友,但家中财产却不及中等人家。

6. 年来更和击缶歌,赋中屡有伤心撰。

  • 关键词:击缶歌、伤心撰
  • 注释:近些年来,他更是创作了充满忧伤的诗歌。
  • 译文:近年来,他创作了许多带有忧伤色彩的诗作。

7. 看君意兴殊落落,复上石楼穷𡾰嵼。

  • 关键词:意兴、石楼
  • 注释:看到他心情落寞,不禁再次登上石楼。
  • 译文:看到他心情低落,我不禁再次走上石头楼去安慰他。

8. 与予相见五羊城,花边往往同飞盏。

  • 关键词:见五羊城、飞盏
  • 注释:在广州的五羊城与他相见,常常共同举杯庆祝。
  • 译文:在广州五羊城的我们相见,常常一边喝酒一边欢庆。

9. 问君之生烈皇末,日月无光天道反。

  • 关键词:烈皇末、日月无光、天道反
  • 注释:请问你生于烈皇末年,此时天下已无光明,天道也变得反常。
  • 译文:请问你生活在烈皇末年,那时国家已经失去了光明,而天道也开始变得异常。

10. 七日即为国破时,赋命其间宁不蹇。

  • 关键词:七日、国破时、赋命
  • 注释:七天后就是国家沦陷的时候,在这种时候赋诗又怎能不被束缚呢?
  • 译文:七天后国家就会沦陷,在这种时候创作诗歌,难道不是被限制了吗?

11. 阴阳剥复理有然,大器从来成在晚。

  • 关键词:阴阳剥复、理有然、大器
  • 注释:天地之间的运行规律是显而易见的,伟大的事情通常需要等待时机成熟才会出现。
  • 译文:天地间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伟大的事情总是在合适的时机才会发生。

12. 终期落日戈可挥,莫谓颓风力难挽。

  • 关键词:落日、戈可挥、颓风
  • 注释:期待着夕阳落下,可以挥起武器。不要认为衰落的趋势难以扭转。
  • 译文:期待着夕阳落下,那时挥起武器也是可能的。不要认为衰落的趋势难以逆转。

13. 谁人画此蕉与鹤,中有一翁坐来稳。

  • 关键词:画此蕉与鹤
  • 注释:谁画出了这样的竹子和白鹤?有一位老头坐在那里显得很稳当。
  • 译文:谁能画出这样的竹子和白鹤?有一位老头坐在那里显得特别安详。

14. 把将如意缺唾壶,直著山衣傲华衮。

  • 关键词:如意、缺唾壶、山衣、傲华衮
  • 注释:手中握着如意,但缺了唾壶,只能穿着朴素的衣服。
  • 译文:手里握着如意,但缺了一个唾壶,只能穿着简朴的衣服。

15. 蕉心万束不易开,鹤寿千龄孰能损。

  • 关键词:蕉心、万束、不易开、鹤寿、千龄、孰能损
  • 注释:万年长的竹子(或鹤)的心,怎么都打不开,谁又能将它砍断?
  • 译文:万年长的竹子的心,怎么都无法打开;又怎能砍断它呢?

16. 君不见中孚九二鸣在阴,子和之声闻最远。

  • 关键词:中孚九二、鸣在阴、子和之声、闻最远
  • 注释:你看那个九二爻的爻辞(中孚)中的“鸣”字是在阴暗处,子和的诗声传播的最远,传遍了四方。
  • 译文:看看那九二爻辞中的“鸣”字,它藏在阴暗之处,而子和的诗声响彻四方,传播得很远。

17.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 陈邦彦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