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燕山雪,千枝海上藤。
结为几万字,字字读成冰。
缕细常欺发,光寒不集蝇。
暑天南地上,从此绝炎蒸。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凝炼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簟的特点:一是“片片燕山雪”,以“燕山雪”比喻簟的纹彩如飞花般洁白、晶莹,二是“千枝海上藤”,以“海上藤”喻簟的纹彩如藤蔓般曲折有致;三是“结为几万字”,以“几万字”形容簟的纹彩如万字格那样错落有致;四是以“字字读成冰”形容簟的纹彩如同冰雕一样晶莹、冷艳。最后,又以“暑天南地上,从此绝炎蒸”来赞美它。整首诗将簟的特征描绘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
诗中“片片燕山雪”句,是说簟子的纹饰如飞花飘落一般白如雪,这两句把簟子比作一片白雪,十分形象地写出了簟子的颜色和纹理。而“千枝海上藤”则是指簟子上的图案如藤蔓般曲折有致,也即竹席上编织的花纹像海上生长的藤蔓一样,十分形象地表达了簟子图案的美丽。
诗的第三联进一步描绘簟子的纹饰之美:“结为几万字,字字读成冰。”这里所说的“几万字”指的是簟子上编织的图案,这些图案像万字格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十分形象地展现了竹席上图案的整齐之美。而“字字读成冰”则是说这些图案就像冰块一样晶莹剔透,让人看了心旷神怡,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簟子图案的美感。
诗人又以“缕细常欺发,光寒不集蝇”来赞美簟子的质地之好。这里的“缕细”指的是簟子上的纹路非常细腻,而“光寒不集蝇”则是说簟子上的光华虽然寒冷却不会吸引苍蝇等昆虫前来觅食,十分形象地展现了簟子的质感之美。
在最后一句中,诗人又以“暑天南地上,从此绝炎蒸”来形容簟子带给人的美好感受。这里的“暑天”指的是炎热的夏天,而“炎蒸”则是形容夏天的闷热天气。诗人用“自此绝炎蒸”来形容这种簟子能带给人们清凉之感,让人在炎热的夏天里感到舒适。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簟子的独特之处和美好感受,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精美的竹席画卷。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簟子的美丽和质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