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屯女儿年十八,六幅红裙脚不袜。
面上脂铅随手抹,白合山丹满头插。
见客含羞娇不语,走入柴门掩门处。
隔墙却问官何来,阿爷便归官且住。
解鞍系马堂前树,我向厨中泡茶去。
【注释】
(1)西屯:地名,在今陕西省榆林县东南。
(2)女儿:指女子。
(3)十八:指女子十六岁。
(4)六幅红裙:六幅的红色裙子。
(5)脂铅:胭脂和铅粉。
(6)白合山丹:即白芍药和山丹花。
(7)见客:指见到客人。
(8)阿爷:对父亲或长辈的尊称。
(9)解鞍:卸下马鞍。
(10)厨中:厨房里。
【译文】
西屯有个女子十六岁。六幅红裙脚不袜。面上胭脂随手抹,白芍药和山丹花满头插。见到客人含羞娇不语,走入柴门掩门处。隔着墙却问官何来?阿爷便归官且住。解鞍系马堂前树,我向厨中泡茶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少女初嫁时情态的诗。首两句点明主人公是位十六七岁的女子;三、四句写其外貌打扮。“面上脂铅随手抹”,说明她十分讲究化妆,而且很会用功。“白合山丹满头插”,则表明她的妆扮非常考究,也很有特色。接着两句写她羞涩而腼腆的情态,“见客”,表示有所回避,“含羞娇不语”,则更加突出了她的害羞与娇美。第三句写她被逼出家门的无奈心情,第四句写她被关在柴门后的孤苦处境。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这位年轻新娘的悲惨命运,又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妇女的不幸遭遇。“阿爷”二句,从侧面烘托了新娘的不幸处境。“阿爷”指新娘的父亲,“官”指新郎的官职。“阿爷便归官且住”的意思是说,你回家去吧,我家老爷要留下你暂住几天。“官何来”是说,你家老爷怎么来了呢?“阿爷便归官且住”中的“便”,是顺承连词,“且住”是姑且停留的意思,这里用来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解鞍系马”是说,把鞍儿解下来,把马儿系好。这句诗写新娘送别新郎的情景,既表现了新娘殷勤、体贴的性格,也表现出她对丈夫的眷恋之情。“我向厨中泡茶去”是说,我去厨房泡杯茶喝,以消磨时光等新郎离去。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琢,却写得婉转动人。它通过描写一位年轻新娘的形象,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所造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