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纤欲净,众星疏以没。
中宵不遑寐,起视南楼月。
皓魄已几望,圆景尚微缺。
溽暑澄金波,凉飙迎秋发。
忆昔西园游,文思壮飞越。
如何此时望,皎皎空城阙。
搔首立瑶阶,徒然照华发。
乌惊栖靡定,哀响送蜻蛚。
仿徨还予寝,梦魂但超忽。

六月十四夜偶起望月

浮云纤欲净,众星疏以没。

中宵不遑寐,起视南楼月。

皓魄已几望,圆景尚微缺。

溽暑澄金波,凉飙迎秋发。

忆昔西园游,文思壮飞越。

如何此时望,皎皎空城阙。

搔首立瑶阶,徒然照华发。

乌惊栖靡定,哀响送蜻蜓。

仿徨还予寝,梦魂但超忽。

注释:

  1. 浮云纤欲净:浮云像丝一样纤细,快要变得清澈了。
  2. 众星疏以没:星星稀疏地消失在夜空中。
  3. 中宵不遑寐:半夜时分没有睡意。
  4. 起视南楼月:起床后去看南边的楼阁的月亮。
  5. 皓魄已几望:明亮的月光已经照耀了几次了。
  6. 圆景尚微缺:圆月还有些许残缺。
  7. 溽暑澄金波:炎热的夏季让水面显得清澈如金色波纹。
  8. 凉飙迎秋发:清凉的秋风拂过水面,带来凉爽的感觉。
  9. 忆昔西园游,文思壮飞越:回想以前在西园游玩时,心情激昂,文思飞扬。
  10. 如何此时望,皎皎空城阙:此刻抬头看着空荡的城阙,感到孤单和凄凉。
  11. 搔首立瑶阶:用手挠头,站在台阶上。
  12. 徒然照华发:只能白白地照见自己的头发。
  13. 乌惊栖靡定:乌鸦因害怕而不敢栖息,声音凄厉如同在哭泣。
  14. 哀响送蜻蜓:悲哀的声音仿佛在送别蜻蜓。
  15. 仿徨还予寝:徘徊不前地回到卧室。
  16. 梦魂但超忽:梦中的灵魂仿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夏夜观月时所做,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寂寞生活的感慨。
    首句“浮云纤欲净,众星疏以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浮云轻轻飘动,似乎要洗净天空;众星稀疏地消失在黑夜中,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接下来四句“中宵不遑寐,起视南楼月”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渴望。他半夜起身,仰望南楼的月亮,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皓魄已几望,圆景尚微缺”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景象。明亮的月光已经照耀了几次,但仍有些许残缺,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思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溽暑澄金波,凉飙迎秋发”则转向描写天气和环境。炎热的夏季让水面显得清澈如金色波纹,清凉的秋风拂过水面,带来凉爽的感觉。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愉悦与放松。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而是转而陷入了对过去的思念之中。他回想起自己在西园游玩时的心情,那时文思飞扬,情感激昂。然而现在,他只能独自欣赏这美好的夜色,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凄凉。
    最后四句“搔首立瑶阶,徒然照华发”则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更加深沉的情感之中。他用手挠头,站在台阶上,只看到自己的白发,无法摆脱这种孤单和寂寞的感觉。而“乌惊栖靡定,哀响送蜻蜓”则更深入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孤独寂寞生活的感慨。它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又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