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龙冉冉淩秋空,玉衣绿发负局翁。
山中斧柯无甲子,但见橘叟如芝童。
千里鹤书辞越井,莫因桂月怜孤影。
且随寒烧爇汀云,夜半氤氲下香岭。
【注释】
竹龙冉冉凌秋空:竹龙即竹子。冉冉,缓慢的样子。凌,高出。
玉衣绿发负局翁:形容人年纪很大。
山中斧柯无甲子:山中的树木没有年头。
但见橘叟如芝童:只见到老人像童子一样。
千里鹤书辞越井:指送别信使飞越越州城到井穴口。
莫因桂月怜孤影:不要因为桂花开而怜悯他孤独的身影。
且随寒烧爇(ruò)汀云:暂且随着寒冷的火焰在江边的树林里升起。
夜半氤氲下香岭:半夜时分,雾气弥漫飘荡,笼罩着山岭。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诗。上杭县位于闽东地区,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县,地处山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所以这首诗是作者送好友雷弈回乡时写下的。
首句“竹龙冉冉凌秋空”,“竹龙”指竹林,“冉冉”缓慢的样子。这句描写秋天竹林的景象,竹子高大挺拔,随风摇曳,仿佛一条条长龙,穿行在空中。第二句“玉衣绿发负局翁”,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形象。他的衣衫如同玉一样洁白,头发也如绿色一般鲜亮,背着棋盘,显得十分悠闲自在。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老者的风采,同时也表达了对老者的敬意之情。
第三句“山中斧柯无甲子”,用“斧柯”暗指山中树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山林中,树木已经长得很高很老了,它们的年岁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就像时间的痕迹一样难以计算。这里的“甲子”指的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天干地支的组合,用以表示时间的流逝。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岁月沧桑、历经风霜的感慨之情。
第四句“但见橘叟如芝童”,这句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将老者比喻为童子。这里的“橘叟”指的是橘树旁的老人,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童稚般的心态和纯真的笑容。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老者的外貌特征,还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精神风貌的喜爱之情。
第五句“千里鹤书辞越井”,这句诗中的“鹤书”指的是书信,它象征着远方的问候和思念之情。这里的“越井”指的是越州城的井穴口。这句诗意思是说,诗人要送的友人即将离开此地,他将在越州城的井穴口送上一份千里之遥的问候信。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重之情。
第六句“莫因桂月怜孤影”,这句诗中的“桂月”指的是中秋时节,人们常在月圆之夜赏月寄情。这里的“怜孤影”指的是对友人孤单身影的同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要让那轮明月成为你离去的理由,也不要因为中秋佳节而感到孤单寂寞。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之情,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这份温暖和友谊的力量。
最后一句“且随寒烧爇汀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一同欣赏那片美丽的江边树林。这里的“寒烧”指的是点燃取暖用的火把,而“爇汀云”则是指在江边的树林中点燃火堆取暖,让微凉的夜晚变得更加温馨舒适。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