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掖之光,遘兹圣作。
明堂辟雍,维新礼乐。
蔼蔼多士,抱经齿学。
或掇其席,或折其角。
【注释】
逢掖之光:指朝廷的荣光,比喻天子。
遘兹圣作:遇到圣人治理天下。
明堂辟雍:指天子的朝堂和辟雍。
维新礼乐:更新礼仪和音乐。
蔼蔼多士:众多有才能的人。
或掇其席:有的坐到座位上。
或折其角:有的坐不住,离开座位。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弟弟叔永去北京国子监读书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国子监的学习生活和同学们的不同表现,表现了当时国子监学子的精神风貌。
首联:“逢掖之光,遘兹圣作。”意思是说皇帝的荣光照临天下(“掖”是皇宫的门),遇到圣明天子治理天下。
颔联:“明堂辟雍,维新礼乐。”“明堂”,天子的宫室,用来讲学、祭祀。“辟雍”,天子的苑囿,用以行郊祀之礼。“维”字在这里用作连词,表示“衹有……才……”的意思。“礼乐”指朝廷的礼仪制度和音乐制度。“维新”,意为革新,改革。这里是指朝廷对礼乐制度的改革。“维”字在这里用作连词,表示“衹有……才……”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朝廷在明堂辟雍进行新的礼仪制度和音乐制度改革。
颈联:“蔼蔼多士,抱经齿学。”意思是说众多有才能的学生,怀抱儒家经典刻苦学习。“蔼蔼”,形容人很多的样子。“多士”,指有学问的人。“抱经”,抱着经书。“齿学”,指年青人读书求学。“学”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学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众多有才能的人,怀抱着儒家经典刻苦学习。
尾联:“或掇其席,或折其角。”意思是说有的坐到座位上,有的坐不住,离开座位。“掇”,坐在座位上。“折”,离开座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学生们有的坐得端端正正,有的则坐不安稳而离开座位。
【译文】
皇帝的荣耀光照天下,遇到圣明天子治理天下。
明堂辟雍,衹有朝廷对礼乐制度的改革。
众多有才学的学者,怀抱着经书刻苦学习。
有的坐着不动,有的离开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