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梓材,实储成均。
以桢以干,为槱为薪。
儒英有造,岁月为熏。
用享用宾,代侈其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国之梓材”,指国家需要的人才;“实储成均”,指的是在太学培养人才;“以桢以干”,意思是作为栋梁之才;“为槱为薪”,意思是作为柴火使用;“儒英有造”,“造”是造就的意思;“岁月为熏”,意思是通过时间的积累而成;“用享用宾”,是指为国家效力;“代侈其人”,“侈”通“侈”奢侈,指人们生活奢侈。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赴京途中,表达了诗人的报国之情和建功立业之志。诗中赞美了北雍的学子们,他们如同国家的栋梁之材,被培养得十分出色,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渴望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最后一句“代侈其人”,意在表明,只有那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礼遇。

【答案】

(1)国之梓材,实储成均。——国家需要的人才,都在太学中培养着。

(2)以桢以干,为槱为薪。——作为栋梁之才是国家需要的。

(3)儒英有造,岁月为熏。——经过时间的洗礼,他们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4)用享用宾,代侈其人。——为朝廷效力,为国家服务,就是最好的回报,也是最大的荣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