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云木里,寒日转萧森。
幽独生春事,清虚长道心。
闭关惟纵酒,拥褐且长吟。
一枉朋知过,门前车迹深。
【注释】
- 茅斋:指隐居的草舍。云木里:山中云雾缭绕的地方。2. 寒日转萧森:冷冽的日光映照着萧瑟的环境。3. 幽独生春事:独自在春天里生活,感到孤独寂寞。4. 清虚长道心:追求清静虚无的理想境界。5. 闭关惟纵酒:闭门谢客,尽情地饮酒。6. 拥褐且长吟:披着粗衣,吟咏作诗。7. 一枉朋知过:一次被朋友误解,受到责备。8. 门前车迹深:门前车马往来频繁。9. 一枉朋知过:一次被朋友误解,受到责备。10. 门:门扉。11. 倚:靠着。12. 闲:闲暇时。13. 窗:透过窗户看见。14. 邻家:邻近的人家。15. 借问:向别人打听。16. 邻妇:邻居的妇女。17. 笑语喧哗;热闹非凡。18. 巷陌:胡同小巷。19. 人烟:住户和行人。20. 桑梓:指故乡;家乡。21. 亲眷:亲人。22. 旧游:以前常去游玩的地方。23. 梦寐:做噩梦或梦见自己处于困境。24. 魂梦:灵魂和梦境。25. 乡思:怀念家乡的情绪。26. 愁:愁苦。27. 秋声:秋天的声音。28. 霜叶:霜打后的树叶。29. 风急:秋风猛烈。30. 江城:临江的城市。31. 夜阑:夜已很深。32. 灯烛:灯火与蜡烛。33. 残更:夜将尽时的更鼓声。34. 孤舟:孤单的小船。35. 渡头:渡口。36. 渔翁:打鱼的老翁。37. 钓叟:钓鱼的老翁。38. 此夜:今晚。39. 何事:为什么。40. 独泊:独自泊船。41. 水鸟:水中的鸟儿。42. 惊起:使鸟儿受惊而起飞。43. 沙鸥:沙滩上生活的海鸥。44. 相逐:互相追逐。45. 翻空:翻腾于空中。46. 浪花:波浪上的泡沫。47. 跃起:跃出水面。48. 飞溅:溅起的水花四处飞散。49. 白鹭:白色的鹭鸶。50. 高翔:飞翔在空中。51. 青天:天空青色处。52. 白露:白露时节。53. 凉风:初秋的凉爽之风。54. 清夜:清静而寂静的夜晚。55. 月明:月光明亮。56. 寒蝉:寒天的知了声。57. 悲秋:悲叹秋天的到来。58. 羁宦:被贬谪的官员。59. 远游:远离家乡外出旅行。60. 归期:回家的日子。61. 还家:回到家里。62. 未几:不久之后。63. 重游故园:再一次回到自己的家乡。64. 故园:故乡;家乡。65. 梦寐:做梦时梦见自己身处困境。66. 忧心忡忡:心中充满忧愤不安。67. 忧乐:忧愁和欢乐。68. 悠悠:遥远而漫长。69. 无际:无边无际。70. 浩渺:浩大无边。71. 沧浪:沧海;大海。72. 沧洲:即沧海中的小岛。73. 隐逸:隐居山林的人。74. 丘壑:山水之间;山谷和溪流。75. 丘壑之志:隐居山林的志向。76. 林泉:山林泉水,泛指隐居之地。77. 松竹柏:松、竹子、柏树,常用来比喻隐士的高洁品格。78. 幽栖:隐居的生活。79. 自适:自己感到满足舒适。80. 不慕荣利:不羡慕荣耀和财利。81. 恬澹:心境宁静安详。82. 安贫守贱:安于贫穷,保持谦逊。83. 自得其乐:自己觉得快乐满足。84. 无求于物:没有对世俗事物的追求和欲望。85. 心远地自偏:人的心境如果超脱尘世,自然会感到四周环境变得偏僻和疏远。86.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87. 自足:自我满足,自我安慰。88. 忘机:不计较是非得失;忘却世间的纷争和恩怨。89. 真意:真心诚意;真诚的心志。90. 淡泊:恬淡寡情;不沉溺于名利之中。91. 清虚心:心灵保持清净无杂念;纯洁无暇的心态。92. 真趣:真正的情趣;真实而纯正的趣味;真正的乐趣。93. 自得其趣: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乐趣,不受外界干扰影响。94. 无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做无谓的努力和挣扎。95. 无求于物:没有对世俗事物的贪求欲望和执着追求;不追求名利财富,不贪图享乐享受等世俗的欲望和利益。96. 无欲则刚:没有私欲和贪心,内心就会变得刚强坚定;没有贪婪的欲望,就能坚持原则,不为外物所动,坚守正道。97. 真意:真心诚意。98. 真赏:真实地欣赏自然之美;真实而纯真地领悟到自然美的本质内涵,并加以欣赏品味。99. 真趣:真实而纯正的情趣;真实而纯正的趣味;真正的乐趣。100. 自得其趣: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乐趣,不受外界干扰影响。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逸情怀的抒情诗,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环境与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以及他追求精神自由、远离世俗纷扰的人生哲学。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联“茅斋云木里,寒日转萧森”,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寒冷、清寂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仙境中,感受到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颔联“幽独生春事,清虚长道心”,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思想境界,他独自一人在春天里生活,追求清静虚无的理想境界,表达了他对超脱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的认同和向往。
颈联“闭关惟纵酒,拥褐且长吟”,则具体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行为与活动,如闭门谢客、纵酒畅饮、披着粗衣吟咏作诗等,这些行为都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投入,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尾联“一枉朋知过,门前车迹深”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痛苦,一方面他追求精神自由、远离世俗纷扰,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诱惑与困扰,因此他时常会遭受误解与指责,甚至被朋友误解、遭到冷落。这种矛盾与痛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也更加凸显了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多么的执着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环境、内心感受以及人生哲学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以及他追求精神自由、远离世俗纷扰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痛苦,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