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踪成独往,弭棹访云林。
不识王孙路,惟看忍草深。
香厨分净供,松籁协幽吟。
却笑征途者,劳劳江海心。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霞踪成独往,弭棹访云林。”

  • 解析:这句描述诗人独自前往的地方是“云林”,暗示着一种超然脱俗的状态。
  • 关键词注释
  • “霞踪”:指日落时分的霞光所引导的道路或方向。
  • “弥(mí)棹”(音同“弭”,意为划桨):“弭棹”即划桨,形容船只缓缓行进的样子。
  • “云林”:这里指的是云雾缭绕、幽深如林的山林。
  • 译文:随着霞光引导的路,我独自驶向了那片如云似林的山林中。

第二句:“不识王孙路,惟看忍草深。”

  • 解析:这里用“不识王孙路”表示诗人对王孙(贵族子弟)的路径不熟悉,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山林中行走得更深更静,远离尘嚣。
  • 关键词注释
  • “王孙”:这里可能指贵族子弟,也指有学问的人。
  • “忍草”: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中药,这里可能寓意着耐久或隐逸。
  • 译文:我不认得通往贵族子弟之路,只能看到那些忍耐生长在深处的忍草。

第三句:“香厨分净供,松籁协幽吟。”

  • 解析: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山林中的饮食和环境氛围。”香厨”指的是用香料烹饪的食物,”净供”表明食物的纯净。而“松籁”(音同“lài”,意为松树林中的风声)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环境,与诗人的吟诗行为相协调。
  • 关键词注释
  • “香厨”:指用香料烹饪的食品,象征美食和雅致的生活。
  • “净供”:指清洁且供品丰盛的供奉,强调食物的纯洁和美好。
  • “松籁”:指的是山中松林间风声,象征着自然与和谐。
  • 译文:我在香气四溢的厨房里享用清雅的斋饭,周围是松涛声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四句:“却笑征途者,劳劳江海心。”

  • 解析:这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诗人对自己旅途的轻松和对他人旅途辛劳的看法。”却笑”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轻松感到自豪。”征途者”指那些在旅途中奔波的人,”劳劳”则形容他们忙碌辛苦的样子。
  • 关键词注释
  • “却笑”:反讽地表达自己的得意,即不羡慕他人劳碌。
  • “征途者”:指那些在路上奔波的人。
  • “劳劳”:意为劳累,辛苦。
  • 译文:我却嘲笑那些在旅途中忙碌的人们,因为我自己享受着轻松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山林场景以及诗人在其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超然物外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同时,诗中使用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深度。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