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隐便山性,幽栖养谷神。
暂为芸阁吏,终作草堂人。
种竹消长夏,听莺过暮春。
林端有双鹤,潇洒类闲身。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依隐便山性:依隐,即隐居,指远离世俗生活。山性,指山中的特性或本性,这里指的是隐居生活的自然和朴素。
  2. 幽栖养谷神:幽栖,即在山林中居住,远离尘世喧嚣。养谷神,即培养、修养内心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暂为芸阁吏:芸阁,古代官员的书房或者办公室。芸阁吏,即芸阁中的小吏。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短暂的比喻,表示自己曾经在某个职位上工作过,但现在已经退隐了。
  4. 终作草堂人:草堂,古代文人雅士的住所,多建于山间林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人用“终作”二字,表达了自己最终选择了隐居生活的决心。
  5. 种竹消长夏:种竹,种植竹子。消长夏,即度过春夏之交的时节。在这里,诗人可能指的是自己在山林中种植竹子,以此来度过漫长的夏季时光。
  6. 听莺过暮春:听莺,聆听鸟儿啼鸣的声音。过暮春,即度过春季晚期。在这里,诗人可能在山林中聆听鸟儿的啼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7. 林端有双鹤:林端,即山林的边际之处。双鹤,即两只鹤鸟。诗人在山林的边际处看到了两只鹤鸟,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隐居生活。
  8. 潇洒类闲身:潇洒,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洒脱自如。类,如同的意思。闲身,即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诗人用来形容自己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朴素和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曾经在芸阁中工作过的经历与现在隐居生活进行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