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诏下甘泉,宣传定朔边。
马随龙节远,莺待凤池迁。
草暖江南路,冰消蓟北天。
帝城风日好,会报使车旋。

【注释】

汉诏:汉武帝的诏书;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县。

定朔边:安定边疆。朔,北方;边,边境。

龙节:汉代皇帝的车饰,用金装饰。

莺待凤池迁:凤凰池是古代帝王设置的一种官署名或官号,这里指翰林院,比喻有才的人被重用。

草暖江南路:江南一带春草已绿。

蓟北天:指蓟门(古地名,今北京城东北),因地近北方而得名。

帝城风日好,会报使车旋:皇帝的都城,风和日丽,不久使者就会归来。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永泰二年(768)。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朝廷开始恢复元气。诗中写送别友人曾中舍归朝的情景。全诗以“送”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也表现了他对政治形势的乐观态度和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心。

首联“汉诏下甘泉,宣传定朔边。”点出此诗的背景是唐肃宗时期。当时,为了安定边疆,巩固统一,肃宗曾下令派李泌去凉州宣慰。李泌字长源,本名伯愈,洛阳人,肃宗时拜相,封晋王,世称李泌。他深通兵法、历数,善于应变,为唐朝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颔联“马随龙节远,莺待凤池迁。”“龙节”和“凤池”都是比喻。龙节,即玉龙节,是皇帝所乘御用的龙形仪仗。“龙节”象征皇帝的权力,“远”字表明曾中舍南归之后,自己也要像龙一样飞腾升迁,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凤池”,指翰林院或御史台等中枢机构,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莺”是黄鹂鸟,“凤池”是比喻。“莺”在这里代指曾中舍。“迁”字表现出曾中舍的才华得到了重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之情。

前两句描写了一幅壮丽的图画:远处,一只玉龙似的仪仗队在奔驰;近处,一群黄莺在等待凤凰池里的人才飞升而去后,再展翅翱翔。

颈联“草暖江南路,冰消蓟北天。”“草暖”是指春天来临,草木生长。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冰消蓟北天”则意味着蓟门的天气转暖,冰雪消融。这两句诗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之中,让人仿佛看到了春天的大地和冰雪消融后的景色。

最后两句“帝城风日好,会报使车旋。”。“帝城”是指京城长安,这里指的是皇帝所在的地方。“风日”是指阳光明媚的日子,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旋”字则表示曾中舍很快就要回朝复命了。

尾联“帝城风日好,会报使车旋。”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他认为国家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而自己也将会在那个时刻得到重用,回到京城中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