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松亭上,疏钟云外清。
泉源随径转,溪月枕流明。
洗钵闻花气,开林散鸟声。
坐来尘境寂,弥觉世缘轻。

碧云寺水亭晚坐

落日松亭上,疏钟云外清。

泉源随径转,溪月枕流明。

洗钵闻花气,开林散鸟声。

坐来尘境寂,弥觉世缘轻。

注释:

  1. 碧云寺: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座古寺,是元代著名诗人王实甫的故居,也是他创作《西厢记》的灵感来源之一。
  2. 水亭:指碧云寺内的一个凉亭或小亭子,供游客休息、观赏风景。
  3. 落日:夕阳西下的景象,常用来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色。
  4. 松亭上:在松树之下的凉亭里坐着。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常绿不落叶,耐寒耐热,四季常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5. 疏钟:指的是悠扬的寺庙钟声,通常表示宁静祥和的氛围。
  6. 云外清:形容钟声飘荡在云雾之外,显得更加清晰、纯净。
  7. 泉源:指山涧中流淌的水源头。
  8. 径转:指小路弯曲曲折,泉水沿着小路流淌。
  9. 溪月:指月光照耀在小溪上的美景。
  10. 洗钵:指僧人用水洗掉钵盂等物品上的污迹,象征着洗涤心灵、去除杂念。
  11. 花气:指花朵散发出的气息,常常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12. 开林:指鸟儿从树林中飞出,发出欢快的声音。
  13. 尘境:这里指世俗的生活环境。
  14. 世缘:指世俗的缘分和关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中。诗中的“落日松亭上,疏钟云外清”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夕阳下的寺庙景象,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接着“泉源随径转,溪月枕流明”则描绘了泉水沿着曲折的道路流淌,月光洒在清澈的小溪上的情景,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诗中的“洗钵闻花气,开林散鸟声”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即通过接触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来净化心灵、获得精神的升华。最后两句“坐来尘境寂,弥觉世缘轻”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淡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