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横燕甸,天津控海门。
梯航万国会,貔虎五营屯。
远浪含夷岛,长沙接塞垣。
人传新节制,清啸似刘琨。
诗句释义
- 碣石横燕甸: 碣石山位于今天河北省秦皇岛市,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而得名。”横燕甸”意味着碣石山横亘于燕地,象征军事和防御的屏障。
- 天津控海门: 天津是古代的一个港口城市,控制着渤海的入口。这里的“控海门”指的是天津作为海上门户的重要位置。
- 梯航万国会: “梯航”一词源于古代中国,指使用船只搭载货物或人员进行海上运输。”万国”则表明这种交流是多方面的、广泛的。
- 貔虎五营屯: “貔虎”通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这里可能是指驻扎在天津周围的军队或部队。”五营”可能指的是这些军队的数量或组织结构,而”屯”则表示这些军队常驻此地。
- 远浪含夷岛: 描述的是大海的景象,浪涛中隐约可见岛屿,这可能象征着海上的不确定和冒险。
- 长沙接塞垣: 长沙是地名,可能是湖南长沙地区,”塞垣”可能指的是长城的一部分,暗示了地理上的接壤或防御。
- 人传新节制: 这里的”人传”可能指的是民间传说或口碑相传。”新节制”可能指的是一种新的政治或军事策略或政策。
- 清啸似刘琨: 刘琨是历史上著名的北方民族领袖和政治家,以刚毅和忠诚闻名。这里用“清啸”形容声音清澈、有力,像刘琨那样具有坚定的气节和力量。
译文
碣石横燕甸,天津控海门。
梯航万国会,貔虎五营屯。
远浪含夷岛,长沙接塞垣。
人传新节制,清啸似刘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赞美。通过描绘碣石山的雄伟、天津作为交通要塞的位置、海上的航行以及边疆的防御,反映了作者对于这片土地上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的“梯航万国会”、“貔虎五营屯”等词汇,生动地刻画了天津的军事和经济重要性。同时,通过对“远浪含夷岛”、“长沙接塞垣”的描述,展现了天津与外界的联系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提到“人传新节制”和“清啸似刘琨”,诗人表达了对新的政治或军事策略的支持和对英雄人物刘琨的敬仰,体现了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和历史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其文化和历史价值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