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年乐事新,月色映灯轮。
九陌歌钟动,千门火树春。
粉香吹作雾,衫影乱飘尘。
愿假千场戏,淹留巧笑人。

【注释】

芳年:美好的年华。乐事:高兴的事情。月色映灯轮:月光照在灯光上,形成美丽的光影。九陌:指京城中纵横交错的大道,也泛指京城。歌钟:歌舞声。千门:指京城中的门户,也指京城。粉香:女子所搽的脂粉发出的香气。衫影:指男子所穿的长袍。

淹留:逗留。巧笑人:使人发笑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元宵节为背景,描写了热闹的节日场面。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上元夜是古代农历十二月八日晚上,又称上元佳节、元宵节,是中国汉族传统的节日之一,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据传说,汉文帝时,宫中曾设“闹蛾灯会”,燃灯万盏,礼佛祭神,并作乐舞蹈,以助欢庆。到了汉武帝时,宫廷里还把百戏歌舞和杂技表演引进到节日庆典中来,并正式定名为“上元”,从此便形成了民间盛大的元宵节。唐代长安城的灯会更是盛况空前,花灯之多,色彩之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诗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观灯的。

首句“芳年乐事新”,是说在这个美好的年华里,有新鲜而快乐的事情可做。这一句点题,说明作者观灯的原因,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情。接着,第二句“月色映灯轮”,描绘了元宵夜晚的美丽景象。这里的“灯轮”指的是灯笼,因为灯笼在风中飘动,犹如车轮一般。月光照耀着这些灯火辉煌的灯笼,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光影,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感觉。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又烘托出了作者内心的欢喜与满足。

第三句“九陌歌钟动”,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的喧嚣景象。这里所说的“九陌”指的是京城中纵横交错的大道,也泛指京城。当人们走在大街上时,耳边传来的是欢快的歌声和悠扬的音乐声。这些声音如同乐曲般美妙动听,让人不禁陶醉其中。同时,这也暗示了元宵节是一个喜庆而欢乐的日子。

第四句“千门火树春”,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这里所说的“千门”是指京城中众多的门户或楼阁,也指京城里的繁华景象。当人们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城市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灯光闪烁。这些灯光犹如盛开的花朵一般美丽动人,将整个城市装扮得如同春天般美丽。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元宵节的赞美之情。

第五句“粉香吹作雾”,继续描绘了元宵节的香气弥漫的场景。这里所说的“粉香”指的是女子所搽的脂粉发出的香气。当女子们走出家门时,身上的香气随风飘散开来,仿佛形成了一层薄雾。这种香气不仅令人陶醉,还增添了节日的浪漫氛围。

第六句“衫影乱飘尘”,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在这里,“衫影”指的是男子所穿的长袍在人群中穿梭的情景。由于人们的活动较多,使得长袍不断被风吹拂起来,形成了一片片飘动的云彩。这些云彩在天空中自由地飘荡着,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同时,这也反映了元宵节中男女青年们的活力与热情。

最后一句“愿假千场戏,淹留巧笑人”,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心愿的句子。在这里,“愿假”可以理解为“希望暂时拥有”,而“淹留”则意味着停留下来欣赏美景。因此,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暂时拥有这样一段美好的时光,尽情地欣赏周围的一切。同时,他也希望能有幸看到那些令人发笑的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节日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