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携游伴出,南陌又东城。
永夜鱼龙戏,高楼弦管声。
催春花并放,留赏月偏明。
别有娱情处,酣歌达曙更。

注释:

相携游伴出,南陌又东城:和同伴手牵手一起出游,从南面小路又到了城东。

永夜鱼龙戏,高楼弦管声:整个夜晚,鱼儿在水中跳跃,水中的鱼虫相互嬉戏;高楼之上,弦乐器和管乐器的声音此起彼伏。

催春花并放,留赏月偏明:催促春天的花一同开放,留下赏月亮的人特别明亮。

别有娱情处,酣歌达曙更:别处有娱乐的地方,歌声通宵达旦。

赏析:

这首诗写游人赏月的情景。诗以游人之乐为题,而首句却写出了游人的欢聚之情。诗人在上元节之夜邀同游之友,“相携游伴”出。“游”字点出时间是上元佳节,也是节日里人们喜欢游乐的时候。“南陌”与“东城”,既指地点,又暗含了游赏的时间。诗人邀请友人去游赏,友人应约而来,他们手挽着手,从南面的小路一直走到城东。这一“出”字,不仅写出了游赏的欢乐,还表现出了游赏者对美景的留恋。

颔联两句写游赏时所见之景:“永夜鱼龙戏”一句,写水乡夜景之美;“高楼弦管声”一句,写都市夜景之盛。“鱼龙戏”三字,把水乡、都市两种不同的夜景融为一体,形象地表现了上元节夜间的热闹景象。“鱼龙”二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它既可以理解为“鱼龙在江中游戏”,也可以理解为“鱼龙游于江湖”。这两句话,把两个不同地方的夜景写得如此相似,使人联想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名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可见作者的想象是多么丰富。这两句诗,一反前二联所写景色之静,给人以动的感觉。

尾联两句写游赏时之乐:“催春花并放”一句,写花事之盛。上元节之夜游赏,正是赏花的最佳时节,所以作者说“催春花并放”。“留赏月偏明”一句,则写游赏之趣。上元节晚上赏月,别有一番风味。“偏明”,是说月光特别明亮,也说明赏灯游人特别多,所以月亮特别亮。这两联,一反前二联所写的景静,给人以乐的感觉。

最后两句是写游赏的兴致:“别有娱情处,酣歌达曙更。”意思是说,在这美妙的夜色之中,还有别一种令人陶醉的快乐。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具体描写什么娱乐活动,而是用“酣歌达曙”来概括这种乐趣。“达曙”,即到天亮。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这美妙的夜色之中,我们还在尽情歌唱,一直唱到天破晓。这里的“别有娱情处”,就是“别有会心处”的意思。会心处,就是令人感到快乐或满意的所在。这两句诗,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兴致勃勃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