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台不可望,望去使人愁。
魏国无遗业,漳河有浊流。
空城临废井,古木带荒丘。
何事词人恨,犹怀邺下游。

诗句赏析

《晚过望陵台》翻译与注释

  1. 诗词原文:
    铜台不可望,望去使人愁。
    魏国无遗业,漳河有浊流。
    空城临废井,古木带荒丘。
    何事词人恨,犹怀邺下游。
  2. 诗歌译文:
    这座铜制的高台让我无法远望,远眺令人心忧。
    魏国已经没有留下什么遗迹,漳河的水流却依然浑浊。
    这座空荡荡的城堡靠近一个废弃的井口,周围长满了苍老的树木。
    为什么这些文人会感到遗憾呢?他们心中仍然怀念邺城的风光。
  3. 注释与背景介绍:
  • 铜台:指邺城附近的一座高台,可能是曹操当年宴饮赋诗的地方。
  • 望陵台:指曹操曾经登高望远的地方,现在已成为历史的见证。
  • 魏国无遗业:指魏国(曹魏)在邺城的统治结束后,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纪念的建筑或文化遗产。
  • 漳河:指漳河,古代中国的一条河流,流经邺城附近。
  • 浊流:形容漳河水浑浊不清。
  • 空城:指因战乱而废弃的城市,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时间的流逝。
  • 废井:废弃的井,可能是邺城的一部分遗址。
  • 古木:指生长在废墟上的老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 荒丘:指荒芜的山丘,反映了战后荒凉的景象。
  • 词人:古代文人,通过他们的创作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与感慨。
  1. 诗歌解读:
    这首诗通过描绘邺城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铜台、邺城遗址、废弃井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邺城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破败。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邺城历史的怀念,以及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赞美。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2.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邺城的美景与现状进行对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此外,诗人还通过描写邺城的历史遗迹,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文学影响:
    这首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还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兴衰和社会变迁的深刻认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4. 诗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曹操在邺城期间。曹操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邺城的建都活动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曹操的去世,邺城也逐渐走向了衰落。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邺城现状的描绘,也是对曹操时代的一种缅怀和反思。
  5. 总结与启示:
    《晚过望陵台》通过描绘邺城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邺城的美景与现状,激发了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兴衰和社会变迁的深刻认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