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襄野外,迢递首山阿。
道遇一童问,途经七圣过。
峰阴迷御跸,林响递仙歌。
望望白云尽,其如天路何。
【注释】
次襄城:即《过襄城》,作者自序云:“余尝过襄城,谒先人祠。”襄城,县名,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北。首山,即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道遇一童问:道遇,指在路上遇到一位小孩。途经七圣过:途经七个圣人的庙,即“七圣”,据《史记》载为伊尹、周公、孔子、颜回、闵子骞、曾参、冉耕。峰阴迷御跸,峰阴,指山峰的北面,御跸,帝王的车驾,这里指皇帝所经过的地方。林响递仙歌:树林里传来歌声。其如天路何:“其”通“岂”,难道。天路,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襄城时所作,表现了他对神仙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全诗以“望白云尽,其如天路何”作结,表明诗人虽然向往仙境,但终非神仙。
开头两句“苍茫襄野外,迢递首山阿”,点明地点和时间:苍茫指天色苍黄,茫茫一片;襄野,指襄城南郊。首山,即华山之东麓,在陕西渭南县东南。这两句描写出一种苍茫辽阔的境界,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遥望”“遥”字写出了诗人远望时那种神往而渺茫的心情。
接着两句“道遇一童问,途经七圣过”,诗人在行路上遇到一个小孩,他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诗人回答说:“路过七个圣人的庙,我从这里经过。”这两句写诗人被一个小孩问得一愣一愣的,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身份的怀疑,因为按照当时的说法,只有皇帝才配得上称“圣人”。
后四句“峰阴迷御跸,林响递仙歌”,“峰阴”指山峰后面隐蔽之处。“御跸”,天子车驾所经之路。“林响”,指树林里传来的歌声。这两句描写出了诗人在行路过程中所看到的景色,以及听到的歌声,进一步衬托了他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望望白云尽,其如天路何”,诗人望着眼前越来越远的白云,感到神仙的道路实在是难以到达的。这既是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慨,又体现了他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而又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