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杯酒洽兰芬,那敢含愁独向君。
堪笑迷途凋黑发,朅来高馆坐青云。
檐前碧草怜春色,苑外疏钟报夕曛。
触目鹓鸾俱旧侣,赋成空愧子虚文。
【注释】
黄公绍(1077—1154),字公度,号东阳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神宗元丰年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集贤殿大学士、参知政事、中书侍郎兼门下侍郎等职。有《东阳集》。
黎司封:黎待聘。
“华阳”句:华阳酒,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的仙酒,饮之能醉千日,故亦称“千日酒”。
那敢:哪敢。含愁独向君,含意是说怎敢独自对着你含愁。
堪笑:可笑,可叹。迷途凋黑发,指自己年老,头发已斑白。
朅来:归来,返回来。坐青云,指身居显要地位。
檐前碧草怜春色,苑外疏钟报夕曛,檐前绿草在春天里显得格外鲜嫩可爱,而苑墙之外响起了傍晚的钟声。
触目鹓鸾俱旧侣,赋成空愧子虚文,看到那些曾经一起共事的官吏们,不禁感慨万分,赋诗作赋却感到惭愧。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黄公绍与黎待聘同朝为官,两人交谊深厚。黎待聘曾因事被贬岭南,途经黄公绍的住所,二人相会并即兴赋诗,以抒发彼此间的友情。
诗一开篇,就写两人相聚的情景。“华阳杯酒洽兰芬”,华阳酒是一种美酒,相传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所制,饮后能使人醉得过一千天。“那敢含愁独向君”,含愁独向君,含着一种不敢表露的忧愁之情,独自面对着你。
颔联两句用典。“堪笑”一句化用《庄子·齐物论》中的“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意思是说:我怎能像那位误入歧途的人那样,年纪大了头发都变白了呢?又化用《史记·滑稽列传》中的“子非邪?”“何故怒也?”“莫如两利而俱存之,两敝而俱亡之”,意思是说:我们这些当官的,难道不是互相帮助才走到今天的吗?现在你回来做官了,我们这些做小官的都该死。“朅来”,是归来的意思。“高馆”,是高官显宦居住的地方。“坐青云”句,是说自己回到京城做高官显宦以后,就坐在高堂上,头上笼罩着青云的云雾。这两句是说,我怎么能像那个迷失道路的人一样,头发都变白了呢?
颈联两句对仗工整,意境清丽。“檐前碧草怜春色”,说的是屋檐前青翠的野草,在春风中娇媚多情,惹人喜爱。而“苑外疏钟报夕曛”,“苑外”是指皇宫外面的宫苑,“夕曛”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宫苑外面响起了黄昏时分的钟声,传来了夕阳西落的声音。这两句写出诗人对友人黎待聘的思念。
尾联两句是说,看到那些曾经一起共事的官吏们,不禁感慨万分,赋诗作赋却感到惭愧。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当时作者任秘书少监。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同时反映了宋代官场上的一些矛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