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望月此宵晴,独步瑶阶接凤城。
天上楼台元异色,风前弦管半离情。
且教华烛辞中禁,莫遣微云秽太清。
看到关山肠断处,年来狐塞未休兵。
月下独步,遥寄相思
庚寅中秋之夜,我于馆中独步徘徊。抬头望天,皎洁的满月洒下银辉,映照出万家灯火,家家户户皆在月光下欣赏这宁静美好的夜晚。
“独步瑶阶接凤城”,这两句描绘了我在月光下的独自漫步。每一步都仿佛能踏进那遥远的京城,与城中的人们共享这份清宁。天上的楼台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神秘而美丽,它们的颜色也与平常不同,似乎都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风前弦管半离情”,在这宁静的夜晚,风吹过,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和笛声,让人不禁想起那些离别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淡淡的离愁别绪。
诗人接着写道:“且教华烛辞中禁,莫遣微云秽太清。”这一句表达了他希望所有的美好都能被保留下来,不被任何阴云所玷污。看到关山,他的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思乡之情。
尽管有这么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诗人并未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相反,他以一种更加淡然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年来狐塞未休兵。”这句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关注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严谨的结构,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采。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深深忧虑。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