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暂返滇池节,万里仍扬桂水旌。
汉使由来多象郡,越江何处似羊城。
褰帷未厌关山远,开府能令瘴疠清。
正喜遐方无战伐,不劳溪笛怨南征。

这首诗是送别诗,杨义叔宪副之左江即前往左江任左江道监察御史。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三年暂返滇池节,万里仍扬桂水旌。

  • 注释: “滇池”指的是今天的云南滇池;“桂水”是指广西的漓江。
  • 译文: 三年的时间短暂地回到了云南滇池,但是距离万里之外,仍然扬起了桂水的旌旗,表示对杨义叔的祝福和期望。

2. 汉使由来多象郡,越江何处似羊城。

  • 注释: “汉使”指的是汉代的使者;“象郡”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越南北部;“越江”则是指渡过珠江。
  • 译文: 自古至今,出使远方的使者多数来自于像郡;越过长江,哪里能像羊城一样美丽如画。这里暗指杨义叔即将前往的左江地区。

3. 褰帷未厌关山远,开府能令瘴疠清。

  • 注释: “褰帷”指的是拉开帐篷,比喻离开家乡或开始新的旅程。
  • 译文: 拉开帐篷还未觉得关山遥远,而开府之官能够让瘴气消除。这里的“开府”可能是指任命为地方官或刺史等官职。

4. 正喜遐方无战伐,不劳溪笛怨南征。

  • 注释: “遐方”指的是遥远的地方或国家;“战伐”指的是战争和争斗。
  • 译文: 我很高兴在远方没有战争和争斗,也不用吹着溪边的芦笛去怀念南方的远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远离战乱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义叔即将赴任左江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如“汉使”、“越江”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知识面。同时,诗句中也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和期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