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未得言逃禄,冷节何堪赋采蘋。
高阁朱阑怀帝子,长堤碧草迟佳人。
莺花南浦舟中酒,冠盖东郊道上尘。
行乐也知随处好,独怜分手过馀春。

【注释】

①南浦: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孔阳王孙:指晋代王献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孔阳。

②逃禄:逃避做官。

③赋采蘋(pín):作《采蘋》诗以自比。

④帝子:皇帝之子。

⑤冠盖:车驾,帝王的仪仗。

⑥东郊:指京都所在洛阳郊外,当时为东都,故称“东郊”。

⑦馀春:残春。

【赏析】

寒食节,禁火寒食;舟船停泊于江边南浦,孔阳的王孙在此饮酒饯别友人。此诗写送别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情意深长。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交代离别的原因:“清时未得言逃禄”,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像古人那样摆脱官场名利的追逐,而只能在寒食节泛舟南浦孔阳,与王孙相会饮酒。

颔联写景,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冷节”两句,诗人面对高阁朱阑和碧草长堤,不禁怀念起昔日与王孙同游此地的情景。此时,王孙正与众多宾客一起饮酒作乐,诗人不禁感慨万分:“高阁朱阑怀帝子,长堤碧草迟佳人。”

颈联写莺歌燕舞、百花争艳的景象,以及道上车马如流、尘土飞扬的繁华景象。这一联既表现了王孙的豪放不羁,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末联写诗人在送别之际,深感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他深知行乐要及时,但此刻却只能独自黯然神伤。结尾处,诗人巧妙地运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王孙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