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移根供佛前,本来幽意合栖禅。
从今处士山窗下,日对楞严诵几篇。
【注释】
净土:佛教用语,指阿弥陀佛所居的地方;佛前:佛面前。盆菊:指盆中插的菊花;见贻(yí):赠与;楞严经:《大般若经》之一,是佛教密宗经典之一,共五卷,为唐玄奘翻译。楞严经有“楞严咒”,即大悲咒或大通咒,诵之可以除障、降魔、得大智慧。
【赏析】
《别山上人以佛前盆菊见贻》是宋代诗人释惠洪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二句赞盆中菊,三、四句写赠菊之意,末联则写受菊后自咏。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净土移根供佛前的盆菊,本来幽清的意趣正好和栖禅相合。这里的”净土”指的是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极乐世界。”盆菊”是指盆中的菊花,因为菊花在佛教中有清净的象征意义,因此这盆菊花被移种到极乐世界去供养佛祖。而”幽意”指的是这盆菊花原本就具有的清净之意,它能够和佛祖的栖禅相合,所以它们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契合关系。
第三句是说,从今以后我就在山里的小窗下生活,每天面对楞严经进行诵读。这里的”处士”指的是隐士或者山林中的隐士,他生活在山里,过着隐居的生活。”日对楞严诵几篇”则是说,他每天都会面对楞严经进行诵读,这是他自己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希望能够获得更大的智慧,更好地理解佛祖的教诲。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说,这首诗是对山上人的感谢之情的回应,也是对他们的祝福。这里的”感谢之情”指的是作者收到山上人赠送的盆菊后产生的感激之情,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而”祝福”则是指作者对于山上人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修行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