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冰在玉壶,皎洁不藏污。
中实提为有,含光看却无。
倒倾非掌露,圆照类蠙珠。
气冷朝昏澈,明通表里符。
温寒虽异性,坚白岂殊途。
幸得齐清誉,贞心肯自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如下:

赋得玉壶冰
凝冰在玉壶,皎洁不藏污。
中实提为有,含光看却无。
倒倾非掌露,圆照类蠙珠。
气冷朝昏澈,明通表里符。
温寒虽异性,坚白岂殊途。
幸得齐清誉,贞心肯自渝。

注释:

  1. 凝冰在玉壶:指冰凝结在玉壶内。
  2. 皎洁不藏污:形容冰的洁白透明,没有杂质。
  3. 中实提为有:指冰的中心处可以提取出来。
  4. 含光看却无:指冰表面看似透明,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透明。
  5. 倒倾非掌露:比喻冰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倒置。
  6. 圆照类蠙珠:比喻冰的圆形如同宝石珍珠。
  7. 气冷朝昏澈:形容气温低时,阳光照射下的冰更加晶莹剔透。
  8. 明通表里符:指冰的光和暗部分相互对应,符合一定的规律。
  9. 温寒虽异性:虽然温度不同,但冰的特性相同(即坚硬、透明)。
  10. 坚白岂殊途:尽管质地坚硬,但与水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11. 幸得齐清誉:有幸得到朝廷的赞誉。
  12. 贞心肯自渝:即使内心坚定,也愿意坚持自己的信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冰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纯洁、坚定品质的追求和赞美。诗中多次提到“冰”字,从“凝冰在玉壶”到“温寒虽异性”,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冰的晶莹剔透与人性中的正直、坚定进行了巧妙的隐喻。同时,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