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居东山意,近日北山文。
偶缀鹓行后,长违鸾啸群。
未能酬壮志,常恐负明君。
载笔趋黄阁,看山恋白云。
素心正如此,时辈宁相闻。
病觉年华异,忙知歧路分。
终当与夫子,花竹卧清芬。
解析与译文:
诗句注释及赏析:
- 平居东山意,近日北山文。 —— 在东山居住时,我常怀壮志;最近因事繁忙,未能实现。
- “平居”指平常的生活状态。
- “东山”通常指代隐居之地,此处可能指过去的自我期许或理想的生活状态。
- “北山文”可能指的是北方的文人雅士或政治环境的变化。
- 偶缀鹓行后,长违鸾啸群。 —— 我偶尔加入官僚行列,却长久未得参与决策。
- “鹓行”即鹓鶵(yuān xū)行列,古代官宦中人的行列,象征尊贵和权威。
- “鸾啸”指凤凰鸣叫,也比喻高官显贵。
- 这里表达了诗人虽有加入官僚行列的愿望,但长期未能获得相应的机会或位置。
- 未能酬壮志,常恐负明君。 —— 我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常常害怕辜负了君主的期望。
- “酬壮志”指实现雄心壮志。
- “明君”对君主的尊称,表达对君主的信任和依赖。
- 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既想实现抱负,又担心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君主有依赖感。
- 载笔趋黄阁,看山恋白云。 —— 手执笔杆,急匆匆地奔向朝廷的黄阁,心中却总是留恋那山间白云般飘渺的景象。
- “载笔”是携带笔具,准备书写或表达的意思。
- “黄阁”指朝廷中高级官府或内阁。
- “看山恋白云”形容诗人虽身处高位,但内心向往自然、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
- 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纠结,一方面追求功名利禄,另一方面又渴望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之美。
- 素心正如此,时辈宁相闻。 —— 我本心如此纯粹无瑕,这样的品质在世俗中难以被人理解。
- “素心”指纯洁无私的心性。
- “时辈”指同辈或时代的人。
- 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眼光和评价的无奈和感慨,认为自己的真诚与纯朴难以得到认可或理解。
- 病觉年华异,忙知歧路分。 —— 生病让我意识到岁月流逝的不同寻常,忙碌使我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开始分岔。
- “病觉年华异”指生病时感叹时间的变化。
- “忙知歧路分”指因为忙碌而感到人生方向的选择开始有了分歧。
- 暗示了诗人在经历疾病和生活压力之后,对人生、理想和道路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 终当与夫子,花竹卧清芬。 —— 最终我要和你一起隐居,在花木丛中安享清幽。
- “夫子”在此处可能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导师。
- “花竹”指花卉和竹子,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 “清芬”意为清香宜人,暗喻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希望能够与知己共度时光,享受清幽宁静的生活。
综合分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和现在处境的反思,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从“东山意”到“北山文”,再到“未能酬壮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人通过“看山恋白云”、“素心正如此”等表述,展示了其内心的纯净和坚持自我原则的决心。在面对世俗的眼光和选择时,诗人表现出了困惑和挣扎,但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最后,诗中的隐居愿望和对花竹之清芬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心灵安宁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