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公天性逸,傲睨出风尘。
长啸入苏门,遇此异代人。
世事了不答,终古徒自陈。
意尽还山半,清音流涧滨。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阮公天性逸”是全诗的首句,交代了阮籍的生平特点,即“天性逸”,也就是超脱世俗,追求自然本性,不受世俗拘束;“长啸入苏门,遇此异代人”是次句和第三句,写阮籍进入苏家后与苏氏子弟的交往,以及苏氏子弟的风采。“世事了不答,终古徒自陈”是第四、五句,写阮籍在苏门期间,虽然与苏氏子弟交往甚密,但始终不问世事,只是自得其乐,吟咏风月;“意尽还山半,清音流涧滨”是最后两句,写阮籍离开苏家后返回自己的家乡,他带着对人生的感悟回到了山林之中,继续过着隐士生活,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登江中孤屿》。赏析:此诗作于建安时期,当时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阮籍生逢乱世,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被世俗所羁绊。他常常以醉酒来消解心中的忧愁。他的诗多表现饮酒之乐,而《咏怀诗》中的许多篇章,都是借酒浇愁之作。
【答案】
(1)阮籍天性旷达,不拘礼法,狂放不羁。
(2)苏门四学士之一的苏源明,字季章,出身寒微,有才学。曾为尚书郎,因事被贬为广文监主簿。苏源明为人清正廉洁,不慕荣利,不阿附权贵,因而屡遭排挤。
(3)这首诗写阮籍到苏家做客时的情景。诗人先描写阮籍的洒脱不羁,然后写他与苏门四学士的亲密交往,最后写他离开时的依依不舍及归隐的情态。
(4)这首诗通过写阮籍在苏门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阮籍的倾慕之情。同时反映了建安时代文人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