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三尺冰,夷门千里道。
岂不念离居,岁晏无芳草。
芳草何足贵,所贵永为好。
郁郁山上松,磊落而寿考。
岂无霜雪侵,坚贞常自保。
鸱鸮鸣高林,骐骥伏下皂。
达哉塞上翁,所见一何早。
冲风不起羽,强弩不穿缟。
令终古所难,末路谁能巧。
明哲昔有训,全真以为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赠别乔世昌》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潞河三尺冰,夷门千里道。
岂不念离居,岁晏无芳草。
芳草何足贵,所贵永为好。
郁郁山上松,磊落而寿考。
岂无霜雪侵,坚贞常自保。
鸱鸮鸣高林,骐骥伏下皂。
达哉塞上翁,所见一何早。
冲风不起羽,强弩不穿缟。
令终古所难,末路谁能巧。
明哲昔有训,全真以为宝。
注释:
- 潞河:指流经潞州的河流。
- 夷门: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正定县西。
- 岂:难道。
- 念:思念。
- 岁晏无芳草:岁末没有茂盛的草地。
- 芳草何足贵:美好的草不值得珍惜。
- 所贵永为好:真正的价值在于长久的好。
- 郁郁山:郁郁葱葱的山。
- 磊落而寿考:形容山势高大且长寿。
- 岂无霜雪侵:难道没有霜雪的侵蚀?
- 坚贞常自保:坚韧不拔,始终保持自我。
- 鸱鸮:一种鸟,鸣声凄厉。
- 骐骥伏下皂:骏马伏在地上,比喻才能被埋没。
- 达哉塞上翁:贤明的人就像在边塞上的老者一样。
- 见:通“现”,出现。
- 冲风不起羽:猛烈的风刮不动羽毛。
- 强弩不穿缟:强大的弓箭射不穿白色的绸布。
- 令终古所难:好的结束是难以做到的。
- 末路谁能巧:在人生的道路上,谁能够巧妙应对?
- 明哲:明智、聪明的人。
- 昔:过去。
- 训:教导、教诲。
- 全真:保全自己,不为外物所动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赞美自然景物来表达对朋友乔世昌的不舍和祝福。诗人用潞河(即黄河)的冰封大地,夷门(即洛阳)的远途旅程,以及山上松柏的坚韧,来比喻朋友乔世昌的品格和才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高山松树一样,经受住岁月的考验,保持高尚的品质。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