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策归海上,兴言问亲故。
昔别今几存,旧恨当谁诉。
扰扰百年间,四十已虚度。
佳期在早岁,多为名所误。
鲁客之楚游,及归迷津路。
越人学邯郸,还遂失其步。
鼷量傥已盈,蚊力将何负。
未若还故吾,且履贫贱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使归羊城柬亲友
  • 译文:让我回到羊城,与亲朋好友告别。
  • 注释:羊城,古代对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的别称。”柬”意为邀请,这里表示告别或送别。
  1. 弭策归海上,兴言问亲故
  • 译文:收起马鞭,准备踏上海上旅程,满怀感慨地询问亲朋好友。
  • 注释:弭策,收起马匹上的鞭子,表示准备出发。”兴言”意为开口说话,”问亲故”即向老朋友询问。
  1. 昔别今几存,旧恨当谁诉
  • 译文:回想起从前分别的情景,如今却已相隔多年,旧日的怨恨该向谁说呢?
  • 注释:旧恨,指过去所积累的怨恨。”当”意为应该、应当。
  1. 扰扰百年间,四十已虚度
  • 译文:在纷扰的百年时光里,我已经四十岁了,但依然虚度光阴。
  • 注释:扰扰,形容纷扰不安。百年,指一百年的时间。四十岁,指的是人的年龄到了四十岁。
  1. 佳期在早岁,多为名所误
  • 译文:美好的年华应在年轻时把握,但常常被名利所误。
  • 注释:佳期,美好的时光或机会。”为”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因为、由于。
  1. 鲁客之楚游,及归迷津路
  • 译文:我像一位来自鲁国的客人一样前往楚国游览,归来时却迷失了方向。
  • 注释:鲁客,指从鲁国来的游客或访问者。楚游,到楚国去游玩。及,到达。迷津路,迷路,无法找到回去的路。
  1. 越人学邯郸,还遂失其步
  • 译文:越国人学到了邯郸的技艺,回来后却失去了自己的步法。
  • 注释:”越人”指来自越国的人。”邯郸”,战国时的赵国都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学邯郸”,模仿邯郸的技艺或风格。”失其步”,失去自己的传统或独特之处。
  1. 鼷量傥已盈,蚊力将何负
  • 译文:如果老鼠的体重已经达到了盈满的程度,那么蚊子的力量又能承担什么呢?
  • 注释:鼷量,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能力。”傥”意为或许、大概。”盈”表示满。”蚊”,蚊子。”负”表示承担。
  1. 未若还故吾,且履贫贱素
  • 译文:还不如回归本真的自我,暂且摆脱贫贱的束缚。
  • 注释:”还”意为返回,回归。”故吾”,指原来的自己。”履”,行走、生活。”贫贱”指贫穷和低微的地位。”素”,朴素、简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从离别亲友到追求名利的迷失,再到回归自然的渴望,诗人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物欲的生活哲学。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