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杵捣清霜,银筝冷洞房。
谁言关路远,频使梦渔阳。
注释:
玉杵捣清霜,银筝冷洞房。
谁言关路远,频使梦渔阳。
玉杵:用杵捣药,这里指捣药的臼子。
银筝:银质的弦乐器,这里指弹筝。
关路远:关山遥远。
渔阳:古郡名,在今北京市蓟县西北。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写了闺中少妇的生活情景,抒发了思归怀人的情怀。全诗语言优美、含蓄蕴藉,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妇女的处境和心情。
首句“玉杵捣清霜”,是写秋夜捣衣的情景。捣衣是女子的一种家务劳动,也是她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捣衣的声音,对于闺中人来说,常常是引起思乡之情的一种因素。这一句写女主人公夜深不寐,正在捣着寒衣。她一边动手,一边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来。捣衣声与思妇的心声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出了一曲深沉而悲凉的乡愁之音。
次句“银筝冷洞房”,是写女主人公独守空房的情景。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出嫁以后,就要离开自己温暖的家,到丈夫所在的异地去成家立业,过上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们却往往要被迫远离自己的丈夫,独守空房。这一句就描绘了她这种孤苦伶仃的处境。“银筝”是弹奏乐器,“冷”字写出了它发出的音响。“洞房”是指女子的卧室。这两句从侧面表现了女主人公因思夫而产生的孤寂、凄楚之感。
三句“谁言关路远,频使梦渔阳”,是写女主人公频繁地做着入梦到渔阳(汉代郡名)故乡的梦。渔阳在今天的天津蓟县境内,那里有著名的蓟北楼和蓟城遗址。古代北方民族经常从这里出发南下侵扰中原。因此,这里的渔阳也就成了北方民族的代名词。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说自己思乡心切,但实际所反映的是女主人公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因为只有在梦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家乡和亲人的温暖,所以她想通过入梦来缩短与家乡的距离。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感情气氛。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构思精巧别致。诗中所写的内容都是闺中少妇日常生活的细节,但却被诗人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思乡怀人的生活画面。第二,语言朴素自然。整首诗都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但读起来却十分流畅自然,毫不费力。第三,意境幽远含蓄。诗中所描写的闺中少妇的生活细节,尽管十分平常,但却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