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浮烟入戍楼,孤城砧杵动高秋。
暂抛尘鞅情偏适,才上云岩境便幽。
野寺晡馀钟报饭,山阳风外笛归牛。
儿童应笑痴顽守,尽放名峰脚步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每句诗句的含义,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作答。本题中“远水浮烟入戍楼”,意思是:远处的水波与烟雾飘入了戍楼。“孤城砧杵动高秋”意思是:戍楼里传来了砧杵声声,秋天的寒意也更加浓郁起来。

“暂抛尘鞅情偏适,才上云岩境便幽”意思是: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心境格外的舒逸;刚一登上云岩寺的幽雅景致便感到心旷神怡。“野寺晡余钟报饭,山阳风外笛归牛”意思是:寺庙里傍晚敲钟报时,人们吃罢晚饭后,吹着山风听那悠扬动听的笛声归来。“儿童应笑痴顽守,尽放名峰脚步头”意思是:那些孩子一定会笑话我太痴顽地守护着这美丽的风景,放开脚步尽情欣赏名峰美景。

【答案】

译文:

远处的水波与烟雾飘入了戍楼,戍楼里传来了砧杵声声,秋天的寒意也更加浓郁起来。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心境格外

的舒逸;刚一登上云岩寺的幽雅景致便感到心旷神怡。寺庙里傍晚敲钟报时,人们吃罢晚饭后,吹着山风听那悠扬动听的笛声

归来。那些孩子一定会笑话我太痴顽地守护着这美丽的风景,放开脚步尽情欣赏名峰美景。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出西山胜景。首二句写远望之所见。远水浮烟,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袅袅的炊烟

,它们随着水波荡漾着,仿佛在向戍楼报告着什么消息。戍楼里传来了砧杵声声,秋日的寒冷也愈加浓重。第三句是说

自己暂时摆脱世俗杂念,而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心灵更是得到一种难得的愉悦。“才上云岩境便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

喜爱和向往之情。第四句写寺中情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寺庙中响起了钟声、笛声,伴随着晚风飘荡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尾

二句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玩耍。他们笑着看着自己守护这美丽的风景,尽情欣赏名峰景色。全诗写得清新脱俗,意境悠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