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野人凿地得古戈,上有款识字,岁久俱灭磨。
惜不能如丰城古剑射牛斗,吁嗟戈乎奈尔何。但见青铜凝寒暮烟紫,月黑山深夜飞雨。
恨血千年犹未消,荒郊夜夜啼冤鬼。当年赵括轻秦人,降卒秦坑化为土。
嗟哉赵亡秦亦亡,落日荒城自今古。摩挲尔戈一问之,令人为尔生愁思。
何不以尔为钟垞?何不以尔为鼎彝?吁嗟戈乎徒尔悲!
尔今还当太平世,人间销兵铸农器。愿寿吾皇千万年,终古不用戈与秬。
诗句释义及赏析:
- 长平戈头歌 - 描述了在长平地区,一位当地人发现了一件古老的武器,这件武器的铭文可以解读出其历史背景。这把武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尽管年代久远,但它依然闪耀着光芒。
- 译文: 长平乡民凿地得古戈,上面有文字记载,历经岁月磨砺而消失。
- 注释: 长平,地名;乡民,指发现者;凿地,挖掘土地;古戈,古老的剑或枪。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尊重,以及对其文化价值的重新发现。
- 惜不能如丰城古剑射牛斗 - 感叹自己无法像丰城剑那样的神射手一样,用它来对抗强敌,保卫国家。
- 译文: 可惜不能像丰城古剑那样射中牛斗星宿。
- 注释: 丰城,地名;古剑,指丰城剑;射,指向星辰发射箭矢;牛斗,二十八宿之一,象征战争。
- 赏析: 此句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遗憾与无奈。
- 月黑山深夜飞雨 - 描述夜晚山间的景象,月亮昏暗,山间突然下起了雨。
- 译文: 夜深人静时山里忽然下起雨来。
- 注释: 月黑,形容月光昏暗;山深夜空,形容时间是深夜;飞雨,形容雨势猛烈。
- 赏析: 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引人深思。
- 当年赵括轻秦人 - 回忆起赵括这位将领轻敌失败的历史事件。
- 译文: 回忆当年赵括轻视秦国人而导致的失败。
- 注释: 赵括,赵武灵王的儿子,因缺乏实战经验而被赵国重用;秦人,指秦国的军队。
- 赏析: 通过回顾历史人物的错误决策,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重视。
- 降卒秦坑化为土 - 描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降军全部坑杀的历史事件。
- 译文: 投降的秦军被活埋,化作了尘土。
- 注释: 降卒,指投降的秦军士兵;秦坑,指秦始皇下令将降军全部活埋的残酷行为;化为土,指这些士兵最终化为尘土。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秦朝暴政的残酷一面,同时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残酷性。
- 嗟哉赵亡秦亦亡 - 感叹赵国灭亡,同时意识到秦国也随着赵国的灭亡而灭亡。
- 译文: 唉!赵国覆灭,秦国也跟着灭亡。
- 注释: 嗟哉,表示感叹之意;赵亡,指赵国灭亡;秦亦亡,指秦国也随之灭亡。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落日荒城自今古 - 描述了夕阳下的荒凉古城,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 译文: 落日在荒凉的城池上空缓缓升起,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 注释: 落日,指夕阳;荒城,指荒凉的城堡;自今古,从古至今。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 摩挲尔戈一问之 - 用手指摩挲着那把古老的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 译文: 我拿着这把剑来回摩挲,心中满是疑问。
- 注释: 摩挲,用手触摸或抚摸;尔戈,指那把古老的剑;一问之,即心中充满疑问,想要寻求答案。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物的珍视和对历史真相的探求。
- 何不以尔为钟垞? - 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用这把剑作为钟摆?
- 译文: 为什么不将它用作钟摆?
- 注释: 钟垞,钟摆的意思;何不,为什么不;以,用的意思。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物用途的思考和对传统工艺的尊重。
- 何不以尔为鼎彝? - 再次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用这把剑作为鼎彝?
- 译文: 为什么不将它用作盛放食物的器皿呢?
- 注释: 鼎彝,古代用于祭祀的青铜器;何不,为什么不;以,用的意思。
- 赏析: 此句进一步探讨了古物的多重价值,体现了诗人对文化遗产的深入思考。
- 吁嗟戈乎徒尔悲! - 感叹这把剑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只是让人感到悲伤而已。
- 译文: 唉!这把剑本身没有实际用途,只会让人感到悲伤罢了。
- 注释: 吁嗟,表示叹息;戈乎,指这把剑;徒尔悲,即徒然悲伤。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物无实际意义的感慨。
- 尔今还当太平世,人间销兵铸农器 - 预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和平的时代,人们不再需要武器,而是专注于农业和生产工具的发展。
- 译文: 现在你应当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人们不再需要兵器,而是致力于农业生产和手工艺品的生产。
- 注释: 尔今,指现在;还当,应当;太平世,指和平的时代;人间,指人间;销兵,指消除战争;铸农器,指制造农业和手工艺品的工具。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和对技术进步的赞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