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于瓦上白如霜,复遣床前凉似水。情到鸾笺泪万行,梦回鸳帐人千里。
有时照向边塞头,黄沙茫茫白草秋。已伤长夜吹边穟,又奈寒光照戍楼。
归兴三秋度辽水,愁心一夜满并州。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遂令皎皎地上霜,都作星星鬓边雪。
从他人世换春秋,不向中天数圆缺。且因光景及芳年,乘兴先开歌舞筵。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佳会于人既不易,良宵顾影亦堪怜。
兴来坐到星河晓,醉后还操《明月篇》。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长安月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包括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能于瓦上白如霜,复遣床前凉似水。
  • 译文:明月洒在瓦上,如同霜一样洁白;月光洒在床前,如同清泉一样清凉。
  • 注释:瓦(瓦片),白(白色),霜(霜冻),床前(床上的前面部分)。凉(凉爽)
  1. 情到鸾笺泪万行,梦回鸳帐人千里。
  • 译文:思念之情难以言表,泪水洒满了鸾凤图案的信笺;梦中回到鸳帐中,但爱人却远在千里之外。
  • 注释:鸾笺(用鸾鸟图案装饰的信笺),泪(泪水),万行(万条,极言泪水之多),梦(梦境),鸳帐(鸳鸯图案的帐子),人(爱人),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1. 有时照向边塞头,黄沙茫茫白草秋。
  • 译文:有时候月亮照耀边疆,黄沙茫茫一片秋景;有时月光照亮了边塞。
  • 注释:边塞(边疆的军事要塞),黄沙(黄色的沙子),茫茫(广阔无边),白草(白色的草),秋(秋天)
  1. 已伤长夜吹边穟,又奈寒光照戍楼。
  • 译文:已经忍受了漫长的夜晚,风声吹拂着边关的芦苇;又忍受了寒光照射着戍楼的景象。
  • 注释:穟(一种植物名,这里可能指风中的芦苇声或芦苇本身),长夜(漫长的夜晚),戍楼(守卫边疆的城堡楼台)
  1. 归兴三秋度辽水,愁心一夜满并州。
  • 译文:归乡的心情延续了三个秋天,直到越过辽河;忧愁之心一整夜弥漫了整个并州。
  • 注释:归兴(归乡的心情),辽水(辽河),三秋(三个秋天),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古称并州),愁心(忧愁的心思)
  1. 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
  • 译文:自古以来,长安的月亮都是那么皎洁美丽,它见证了人间无数的离别与重逢。
  • 注释: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万种人情别(无数种离别的情感)。
  1.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
  • 译文:月亮圆的时候和缺的时候就像轮回一样,无论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都不会有间断。
  • 注释:循环(循环往复),秋去秋来(四季更替),无断绝(不会有间断)。
  1. 遂令皎皎地上霜,都作星星鬓边雪。
  • 译文:于是地上就铺满了晶莹剔透的霜花,它们像是天上的星星点缀着人的鬓角。
  • 注释:皎皎(明亮的样子),地上霜(地面上的霜),星星(星辰的意思,这里形容鬓角上的霜),鬓边雪(鬓角上的雪花)。
  1. 从他人世换春秋,不向中天数圆缺。
  • 译文:我在人间度过了许多春秋,但我从未像月亮那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形状。
  • 注释:他人世(在人间度过的岁月),换春秋(度过的岁月),不向中天(不向天空),数圆缺(计算月亮的形状)。
  1. 且因光景及芳年,乘兴先开歌舞筵。
  • 译文:趁着美好的时光和青春年华,我首先开了宴会,尽情欢歌畅饮。
  • 注释:光景(美好的时光),芳年(青春年少的时光),歌舞筵(宴会),乘兴(兴致勃勃地,高兴地)。
  1.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
  • 译文:我邀请文采斐然的朋友共同赏月,自己举杯邀请飘逸超群的仙人一同欣赏这美妙的景色。
  • 注释:同酬彩笔(一起赏月),酬应为“酬答”,同酬即一起赏答,彩笔指的是美丽的文笔、华丽的诗篇。招希逸(召唤希逸),希逸可能是某个名字,这里指文才出众的人。自举金杯呼谪仙(亲自举起酒杯呼唤仙人),谪仙一般指仙人中的杰出人物,这里指李白,李白被誉为“谪仙人”。
  1. 佳会于人既不易,良宵顾影亦堪怜。
  • 译文:这样的美好聚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轻易能够遇到的,在这样的良夜中独自对着影子,也让人感到可怜。
  • 注释:佳会(美好的聚会),于人(对于人们来说),既不易(非常难得),良宵顾影(孤独地面对夜晚和影子),亦堪怜(也让人感到可惜)。
  1. 兴来坐到星河晓,醉后还操《明月篇》。
  • 译文:兴致来了,一直坐到天色泛白,等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醉意上来后,又拿起笔来写那首《明月篇》。
  • 注释:兴来(兴致来了),坐到了星星布满的银河中(黎明时分),星河晓(凌晨的银河),操《明月篇》(吟诵《明月篇》诗歌)。
  1.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
  • 译文:我最喜爱那首《霓裳羽衣曲》,我想乘着风去问问嫦娥。
  • 注释:霓裳羽衣曲(一种古代音乐名称),最喜爱(非常喜欢),乘风便欲问婵娟(想要借助风力去询问月亮上的嫦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月亮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对月亮的赞美,传达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人生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对友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人生易逝的深刻体认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