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何日故人一尊虎丘月,今日何日马头十丈南滁雪。
昨日何日金陵管弦喧酒家,今日何日关山石裂穿寒沙。
从来雨雪多江北,回首江南泪沾臆。所以古人惜河梁,昨日之尊那可得。
西风太有权,浊酒都无力。冷如鬼手捉马鞭,狐裘蒙茸亦何益。
寒山日落牛羊眠,往往茅屋见人烟。茅屋人家绝可怜,黄茅鹔出青松巅。
自住山上屋,还耕山下田。童子捞鱼溪水边,女儿卖酒工数钱。
三家五家自来往,年深不问城市迁。门前雪花大如手,万片琼瑶写枯柳。
火煨榾柮啖蹲鸱,藜羹麦饭地黄酒。生游死葬寒山下,一生不向长安走。
而我胡为冰雪中,马蹄踏破行千峰。繁华富贵转眼空,山中之人笑杀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南滁大雪歌》。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原文:
南滁大雪歌
昨日何日故人一尊虎丘月,今日何日马头十丈南滁雪。
昨日何日金陵管弦喧酒家,今日何日关山石裂穿寒沙。
从来雨雪多江北,回首江南泪沾臆。所以古人惜河梁,昨日之尊那可得。
西风太有权,浊酒都无力。冷如鬼手捉马鞭,狐裘蒙茸亦何益。
寒山日落牛羊眠,往往茅屋见人烟。茅屋人家绝可怜,黄茅鹔出青松巅。
自住山上屋,还耕山下田。童子捞鱼溪水边,女儿卖酒工数钱。
三家五家自来往,年深不问城市迁。门前雪花大如手,万片琼瑶写枯柳。
火煨榾柮啖蹲鸱,藜羹麦饭地黄酒。生游死葬寒山下,一生不向长安走。
而我胡为冰雪中,马蹄踏破行千峰。繁华富贵转眼空,山中之人笑杀侬。
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古诗:
- 南滁大雪歌
- 这是一首描写南滁地区大雪纷飞景象的诗歌,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昨日何日故人一尊虎丘月
- 描述了在虎丘赏月的情景,可能是与友人共度良宵。虎丘是苏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的月色常常吸引文人墨客前来游览。
- 今日何日马头十丈南滁雪
- 这里表达了从虎丘回到南滁后,所见的大雪景象。马头指的是马鞍的头部,十丈形容雪势之大。
- 从来雨雪多江北
-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南方较少下雪的现象的感慨。可能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南方的冬天并不像北方那样频繁出现雪。
- 回首江南泪沾臆
-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思念之情。江南地区以水乡著称,四季分明,但冬天时却很少下雪,这种独特的景象让作者感到遗憾。
- 所以古人惜河梁,昨日之尊那可得
-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诗歌。古人常在离别时搭建桥梁作为标志,表示双方约定重逢。这里的“昨日之尊”可能指的是曾经的友谊或地位。
- 西风太有权,浊酒都无力。冷如鬼手捉马鞭,狐裘蒙茸亦何益
- 描述了西北风强劲,使得喝酒也显得力不从心,如同被鬼抓住马鞭一样无助。这里的“狐裘蒙茸”形容穿着狐皮大衣的寒冷感觉。
- 寒山日落牛羊眠,往往茅屋见人烟。茅屋人家绝可怜,黄茅鹔出青松巅
- 描绘了山中宁静的傍晚景象,牛羊在山中安息,茅屋中的人们生活简朴而可爱。这里的“黄茅鹔”是一种用黄茅草编织的帽子。
- 自住山上屋,还耕山下田。童子捞鱼溪水边,女儿卖酒工数钱
- 描述了自己居住在山上的房子,同时在山下耕种田地。这里的“童子”可能是村里的孩子,“女儿”则是家中的女性。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也充满了乐趣。
- 三家五家自来往,年深不问城市迁。门前雪花大如手,万片琼瑶写枯柳
- 这里描绘了村庄之间的往来频繁,尽管年岁已久,但人们仍然关心自己的家乡。门前的雪花堆积如手一般厚重,仿佛将整个村庄都装点得如同琼瑶一般美丽。
- 火煨榾柮啖蹲鸱,藜羹麦饭地黄酒
- 描述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用火炉取暖,吃着简单的野菜和地瓜粥,喝着当地的黄酒。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们对自然食物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执着。
- 生游死葬寒山下,一生不向长安走
- 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念。他愿意在寒冷的山里出生、游玩、死亡,而不是追求繁华的城市生活。这里的“长安”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城市,代表了世俗的追求。
- 而我胡为冰雪中,马蹄踏破行千峰
-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自己在其中的自由感受。他骑马穿越冰雪覆盖的山峰,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 繁华富贵转眼空,山中之人笑杀侬
- 这句话揭示了一种对比:在繁华富贵的背后,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在山里过着简单生活的人。他们的快乐和满足感远远超过了外在的财富和地位。
这首诗通过对南滁地区大雪的景象进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