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槛构云牢,清寒洒客袍。
石棱添涧险,阁势借峰高。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
欲题因境胜,不敢易挥毫。

【注释】

登西涧小阁:登上西涧的亭子。

层槛构云牢:层层台阶上,栏杆高耸,宛如云层。

清寒洒客袍:清冷的风使诗人的衣衫都变湿了。

石棱添涧险:山石的棱角在溪涧边显得更加险峻。

阁势借峰高:亭子的地势比山峰还要高。

风竹惊栖鸟:风吹过竹林,鸟儿被惊醒。

霜藤缒饮猱(tuó):霜打的藤蔓像吊着的猴子,形象生动。

欲题因境胜:想要题名是因为这里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

【赏析】

首联写登上西涧亭子所见的景色。西涧亭子建于高高的山上,四周环山,视野开阔。从山下仰望,可以看到层层的栏杆如同云朵一般,而亭子本身又如云层般高耸入云。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清冽寒冷,仿佛连诗人的衣裳也被冻湿了。

颔联写西涧亭子所在的山涧景观。山涧两岸的石头棱角分明,加上水势湍急,使得整个涧道显得格外险峻。而站在亭子里远望,那亭子本身的高度又比周围的山峰高出很多,给人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

颈联写亭中所见。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使得树上的鸟儿被惊醒,它们四处乱飞,好像要从这清冷的空气中逃出来一样。而在亭子的下面,又有藤蔓和竹子相互交织生长,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藤蔓上的小动物,像是被吊着的猴子,在风中摇摆晃动。

尾联写诗人想要留下自己的足迹,但又因为美景太美,不忍心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涧亭子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涧、岩石、树木、风竹、鸟儿、藤蔓和小动物等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景无法忘怀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