翾翾才得蜕,咽咽未成喧。
翳叶谁能见,南风绿绕轩。
乍惊变节物,还念别郊园。
何待当秋听,方令羁思繁。

【注释】

翾翾:形容蝉鸣声。衔:指蝉的口器。叶:树梢上的叶子。翳:遮蔽。轩:窗。别:离别。羁(jī):拘束,这里指思乡。

【赏析】

此诗写诗人初闻夏蝉声时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故园生活的思念之情。

首句“始闻夏蝉”是全诗的起兴之词。“始”,是开始的意思。“夏蝉”,指夏天的知了。这两句说:刚刚听到夏蝉的叫声,它刚刚开始脱壳。“咽咽”,是夏蝉叫声的特点;“未成喧”,说明夏蝉叫声还不像秋天的蟋蟀那样喧闹。这两句是说:夏蝉刚刚发出叫声还没有成为嘈杂的噪音。

三、四句紧承上句写夏蝉的鸣叫特征:“衔叶谁能见,南风绿绕轩。”意思是:蝉的嘴在叶上,人们看不见,只有南风吹来,树叶也仿佛被南风所缠绕一般,才听得见它的叫声。这两句是说:蝉的嘴藏在树叶里,人们看不到,只有在南风吹过,树叶也被南风吹得摇动起来的时候,才能听见它的叫声。

五、六句写诗人由夏蝉而联想到故乡生活: “乍惊变节物,还念别郊园。

乍”,突然,忽然的意思。这两句是说:突然听到夏蝉鸣叫改变了它原有的节律,使人想起自己已离开了家乡。“还”,一作“更”。

七八句是说: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秋天,才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呢?这样才会使羁旅他乡的游子产生羁旅思归之情。“何待当秋听,方令羁思繁。”意思是说:为什么要等到秋天,才能听到蟋蟀的叫声,才会使羁旅他乡的游子感到思乡之苦呢?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刚听到夏蝉的声音,就引起了对故乡生活的怀念。诗人通过描写夏蝉的叫声和生活环境,把读者引入到一种特定的意境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故乡生活的深深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