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其二】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其三】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其四】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其五】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梅花九首
【其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释:

  1. 琼姿:美丽的姿容,这里指的是梅花的洁白如玉的外表。
  2. 瑶台:指仙境中的高楼,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境界。
  3. 谁向江南处处栽:是谁把梅花栽种在了江南的各处呢?(这里的“谁”是反问,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生长地点的好奇和疑惑。)
  4. 雪满山中高士卧:山上的雪花堆积如山,一位隐士正躺在床上休息。(这里的“高士”是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也用来代指隐居山林的高洁人物。)
  5. 月明林下美人来:月光照耀在树林之下,仿佛是美人悄然走来(这里的“月明”形容月光明亮,“美人”则指美女,这里暗指梅花的美丽。)
  6. 寒依疏影萧萧竹:冷风中梅花的影子摇曳在稀疏的竹林间。(这里的“萧萧竹”形容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形象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独自挺立的景象。)
  7. 春掩残香漠漠苔:春天的气息渐渐散去,只剩下一地的泥土味和梅花残留的香味(这里的“春掩”指春天即将结束,“残香”则形容梅花的香气已经消散。)。
  8. 自去何郎无好咏:自己离开后,没有谁能写出好的诗句来赞美(这里的“何郎”是晋朝文学家何劭,他的诗作被后人传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创作能力的自信以及对他人的期待。)
  9. 东风愁寂几回开:东风送来阵阵花香,但花儿却孤独地开放了几回(这里的“东风”是指春风,“愁寂”则形容春天的寂寞。这句话表达了梅花虽然孤独地开放,但却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其二】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注释:

  1. 缟袂:白色的衣服,这里形容梅花洁白如霜。
  2. 半是仙:一半像是神仙一般美丽。(这里的“仙”是对梅花的一种赞美,表示梅花的美超过了凡人的境界。)
  3. 平生水竹有深缘:我与水竹有着深厚的缘分(这里的“水竹”是指竹子,常用来代表清雅的生活环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视。)
  4. 将疏尚密微经雨:疏枝上仍保留着密集的花朵经过雨水的滋润(这里的“疏尚密”是指疏朗和密集,“微经雨”是指经历了雨水的滋润。这句话描绘了梅花在不同季节中的美丽变化。)
  5. 似暗还明远在烟:远处的景色朦胧不清,却又显得明亮(这里的“暗还明”是指模糊和明亮的对比,“烟”则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想象。)
  6. 薄暝山家松树下:傍晚时分,在山家的松树下闲坐(这里的“薄暝”是指天色渐晚,“山家”则表明环境宁静宜人。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度过的美好时光。)
  7. 嫩寒江店杏花前:江边的小店前,还有未完全绽放的杏花(这里的“嫩寒”是指春天的寒冷,“江店”则表明地理位置靠近江河。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8. 秦人若解当时种:如果当时的人们能理解这种美(这里的“秦人”是指古代秦国的人,“当时种”则意味着在合适的时间种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感慨。)
  9. 不引渔郎入洞天:不要带领渔夫进入这仙境般的世界(这里的“渔郎”是指渔夫,“洞天”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保护意识和对人间烟火的珍视。)

【其三】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注释:

  1. 翠羽惊飞别树头:翠绿色的羽毛在树上飞舞,惊动了树枝上的其他生物(这里的“翠羽”可能是指某种鸟类的羽毛,而“惊飞”则描述了羽毛飞翔的情景。)
  2. 冷香狼籍倩谁收:冷清的香气弥漫四周,不知道该由谁来收拾(这里的“冷香”是指梅花散发的清香,“狼籍”则形容气味四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香气无法控制的感受。)
  3. 骑驴客醉风吹帽:一个骑马的客人醉酒后,帽子被风吹走了(这里的“骑驴客”、“醉”和“吹帽”都是描述人物状态的词语。这句话描绘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一种状态。)
  4. 放鹤人归雪满舟:有一个放鹤的人归来,大雪覆盖了小船(这里的“放鹤人”是指放飞白鹤的人,而“雪满舟”则形容大雪纷纷扬扬。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5. 淡月微云皆似梦:月亮和云朵都像是梦境一样缥缈(这里的“淡月”、“微云”和“似梦”都是描绘景物的词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美景的遐想和感慨。)
  6. 空山流水独成愁:只有空荡荡的山间和流淌的水声让人感到忧愁(这里的“空山”、“流水”和“独成愁”都是描写自然景象的词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环境中感受到的孤单和忧郁。)
  7. 几看孤影低徊处:几次看着那孤独的身影徘徊不定(这里的“几看”是指多次观察,“低徊”则形容身影徘徊的样子。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孤独景象的深刻印象。)
  8. 只道花神夜出游:只认为花神在夜晚出游(这里的“只道”是假设的意思,“花神”是指花的象征或精神寄托,而“夜出游”则形容花神活跃的场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神秘感。)

【其四】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注释:

  1. 淡淡霜华湿粉痕:淡淡的霜气湿润了花瓣上的痕迹(这里的“淡霜华”、“湿粉痕”都是描述景物的词语。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
  2. 谁施绡帐护春温:是谁在春天里用丝织品覆盖温暖(这里的“绡帐”是指丝质的帐子,用来保护花朵免受外界寒冷的影响。这句话描绘了春天里花朵娇嫩脆弱的状态。)
  3. 诗随十里寻春路:诗歌随着寻找春天的小径一路前行(这里的“十里”是距离的度量词,而“寻春路”则形容寻找春天的道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追求和向往。)
  4. 愁在三更挂月村:在半夜三更时悬挂在村子上空的月亮下(这里的“三更”是时间的描述,而“挂月村”则形容月亮下的村庄景象。这句话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5. 飞去只忧云作伴:即使飘散也要担心有云做伴(这里的“飞去”、“云作伴”都是描述物体状态的词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和忧虑。)
  6. 销来肯信玉为魂:消失之后谁会相信是玉的魂魄化为(这里的“销来”是指消逝,“玉为魂”是指玉的魂魄化为了什么。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不舍和惋惜。)
  7. 一尊欲访罗浮客:想要拜访罗浮客(这里的“罗浮客”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或隐士,而“罗浮”则是地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8. 落叶空山正掩门:在落叶满山的空山中正好关门(这里的“落叶”、“空山”、“关门”都是描述环境的词语。这句话描绘了秋天的凄凉和寂寞。)
  9. 欲访罗浮客:想要拜访罗浮客(这里的“罗浮”、“欲访”都是动词短语,描述诗人的行动意图和目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