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崖前使节过,贡随归骑入京多。
一官暂遣陪成瑨,片语曾烦下赵陀。
晓拜赐衣辞绛阙,秋催征棹渡黄河。
政余好赋登临咏,闻说州人最善歌。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前四句写叶判官的赴任,后四句则写他的还乡。首联“铜柱崖前使节过”“贡随归骑入京多”,描绘出一幅边地与京城的景象:在铜柱山下,有位使节骑着战马匆匆而过;京城里有许多使臣带着各地所进贡品回京。

颔联“一官暂遣陪成瑨”“片语曾烦下赵陀”,写叶判官奉诏去安南时的情景,他暂时被派往那里做官,并且曾经奉命出使过交趾国。

颈联“晓拜赐衣辞绛阙”“秋催征棹渡黄河”,写叶判官从京城出发时的情态和景象。黎明时分,他穿戴着皇帝赏赐的衣服,向宫门跪拜辞别皇帝;秋天时节,他催动着船桨,渡过了黄河,踏上了安南的土地。

尾联“政余好赋登临咏,闻说州人最善歌”抒发诗人对叶判官的祝愿和期望之情。自己虽然政务繁忙,但是喜欢作登临咏叹,听说州人唱歌特别好听。

【答案】

译文:铜柱山前使节路过,朝廷使者乘着战马返回京城。临时任命我陪同成瑨去安南,片纸只字请他去说服交趾。晨光熹微,我辞别皇帝赐给的新衣,秋水长流,我扬鞭催开渡口之舟。我虽忙于政务,但好作登临咏叹,听说州人善于歌唱。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之作。作者与叶判官是朋友关系。全诗分上下两阕,上阕写叶公受命出使安南,下阕写叶公离京返归故土。上阕前半写叶公奉旨去安南,后半写叶公奉命出使交趾。后二句以典实见叶公之能胜任,其才也;以“片语曾烦下赵陀”一句,见叶公之得民心,其德也。下阕首句承上阕末句而来,写叶公启程时的情景。次句点明叶公此行的目的。三、四句用典叙事。五、六句写叶公离开京城,乘船渡黄河,踏上了安南的土地。尾联写作者对叶公的祝贺和祝愿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