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花发要人催,今日无人花自开。
犹有园丁怜国色,时容闲客借看来。

【注释】

1.废宅:指被荒废的园林。芍药:又名牡丹、百日红,是一种名贵的花卉。

2.昔年花发:往日花开时,人们争相前来观赏。要人催:需要有人催促着来观看。

3.今日无人:如今没有人来欣赏,花儿自然开放。自开:自己开花。

4.犹有园丁怜国色:还有园丁怜惜这美丽的花朵。国色:比喻花的美丽,这里指芍药。

5.时容闲客借看来:有时还让客人暂时欣赏一下。时容:指芍药盛开时的样子。闲客:没有急事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芍药从被人观赏到无人欣赏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以及对现在荒凉景象的惋惜。诗中通过对芍药盛开和枯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昔年花发要人催”,回忆往日芍药花开时,人们争相赏花的情景。那时,花的美丽吸引了众多的人,需要人们前来催促才能欣赏。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芍药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为下文的转折作了铺垫。

次句“今日无人花自开”,转折来到今天,虽然芍药依然盛开,但却没有多少人前来欣赏。这里的“无人”既是指没有游客,也暗示了社会的冷漠和衰败。这句诗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芍药的孤独和凄凉。

第三句“犹有园丁怜国色”,尽管芍药不再有人欣赏,但是园丁们仍然关心着它,怜惜它的美丽。这句诗通过“怜”字的使用,传递了园丁们的善良和同情心,也为第四句的转折作了铺垫。

第四句“时容闲客借看来”,虽然园丁们还在关心着芍药,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来欣赏了。这里的“闲客”指的是那些没有急事的人,他们暂时来欣赏芍药。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芍药由曾经的繁华到现在的荒凉,以及社会对于美景的漠视。

整首诗以芍药的盛开和枯萎为主线,通过对比手法,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对现在荒凉景象的惋惜。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