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称游方脚,新编楚岸蒲。
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
轻曳愁妨蚁,高飞笑化凫。
上堂声每众,度岭影还孤。
着处朝行道,抛时夜结趺。
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

【注释】

赋得履送衍上人:赠给衍上人(僧名)。衍,姓,生平不详。履,鞋。此诗为赠鞋之作。

游方脚:指和尚行走四方时用的木屐。

楚岸蒲:指江岸上的蒲草。楚岸,指湘江之岸。

滑欺峰顶石:形容木屐行走时轻捷。峰顶石,山巅的石头,比喻高不可攀。

危怯世间途:指僧人行走江湖,常恐有危险和艰难,所以步履小心谨慎。

愁妨蚁:形容走路时的小心翼翼如同怕惊扰蚂蚁一样。

高飞笑化凫:意谓僧人像鱼那样自由地飞翔,不受拘束。

上堂声每众:指和尚在寺庙中讲话声音响亮,常常能引来众人。

度岭影还孤:指和尚行走在山岭间,身影独行,显得格外孤独。

着处朝行道,抛时夜结趺:早晨走路时穿上木屐,晚上打坐时放下木屐,表示修行者的生活状态。

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想要拜访空寂的山林,但落叶已经没有踪迹。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鞋诗,以木屐作喻,赞美了衍上人的品行。

首联“稳称游方脚,新编楚岸蒲”,用“游方脚”和“楚岸蒲”两个意象,形象地描写了和尚行走时的从容不迫、潇洒自如。“稳称”一词,既表达了对和尚行走方式的赞赏,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尚的敬仰之情。而“新编楚岸蒲”则进一步描绘了和尚行走的方式,他如同在楚地的岸边漫步一般自在,仿佛是在编织一幅美丽的画面。

颔联“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和尚行走时的谨慎小心。在这里,“峰顶石”象征着高耸入云、难以攀登的山峰,而“世间途”则代表着充满险阻、需要谨慎行走的人生道路。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和尚行走方式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坎坷、充满挑战的无奈感叹。

颈联“轻曳愁妨蚁,高飞笑化凫”则是从正面描绘了和尚行走的方式。这里的“轻曳”和“高飞”都是形容词语,分别描绘出了和尚行走时的轻盈和自由。而“愁妨蚁”和“笑化凫”则分别是对“愁妨”和“笑化”的生动诠释,前者表达了走路时担心打扰到蚂蚁,后者则表达了走路如鱼儿般轻松自如。这两个词语都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得整联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着处朝行道,抛时夜结趺”则进一步描绘了和尚行走的状态。当和尚行走时,他总是穿着鞋子;而当夜晚打坐时,他则会放下鞋子休息。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和尚的生活习惯,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尚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尾联中的“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则传达了诗人想要拜访和尚的心情,但又因为落叶而去而感到失落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和尚行走方式的描述,赞美了他的品行和修养。同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语言运用,使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