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漾汉潭清,搴荷趁浪平。
船轻知体弱,簪滑见鬟倾。
落日悬江思,浮云结浦情。
去从千叶隐,归爱一花迎。
吴歈并《子夜》,谁似棹歌声?

擢歌行

汉潭清波荡漾,荷尖趁浪轻扬。

轻船体弱知多少,簪滑鬟倾见真情。

落日江边思挂念,浮云浦上情难平。

千叶隐去归一花,吴歈《子夜》谁更鸣?

译文:
汉潭水波清澈,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船只轻盈,似乎承载着诗人的疲惫与脆弱;长发在簪子的摩擦下,轻轻滑落,展现了一种柔弱的美态。夕阳西下,我独自站在江边,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天空中的浮云仿佛在诉说着我心中的愁绪,无法平息。在这千叶之中,我选择了一片叶子作为我的归宿,那片叶子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吴歈的音乐如同夜晚的《子夜》,它的声音悠扬而迷人,但又有谁能像我一样,能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由地歌唱呢?

赏析:
这首《擢歌行》是明朝诗人高启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汉潭之景及舟中之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首先,“汉潭清波荡漾,荷尖趁浪轻扬”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将汉潭的水波形象化为清澈的镜子,而荷花则如同点缀在镜面上的花瓣,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富有诗意。同时,“船轻知体弱”,“簪滑见鬟倾”等句子,通过对舟中人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和心境。这些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歌以“吴歈并《子夜》,谁似棹歌声?”为结尾,巧妙地将吴歈音乐与《子夜歌》进行了比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活之乐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