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注释】
尔牛角弯环:你的牛角弯曲如环。尔,你的意思。
我牛尾秃速:我的牛尾巴光秃。
长笛与长鞭:长笛和长长的鞭子。
南陇东冈去相逐:向南的山陇和向东的小山冈上,一起相随而行。
日斜草远牛行迟:太阳已经偏斜,草丛又离得很远,牛走得很慢。
唯我知:只有我知道。
牛上唱歌牛下坐:牛在背上唱歌,牛下坐着休息。
夜归还向牛边卧:晚上回家时,总是回到牛身边躺下。
长年牧牛百不忧:常年放牧不用愁。
但恐输租卖我牛:只怕交不出租税,把牛卖掉给我。
【赏析】
这是一首牧童自述其生活劳动之苦的短诗。全诗语言朴素平易,却能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活动。
“尔牛角弯环”,是写牧童自己,“我牛尾秃速”,是写牧童的牛。这一句,诗人用两个对偶句式来表现两者的不同,一个突出了自己,一个突出了牛,同时以“尔”与“我”相对应,使诗歌显得有韵律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两句中,“共拈”二字写出了牧童们相互帮助,共同劳作的情景;“长鞭”二字,写出了牧童们驱赶牛羊的本领。“长鞭”二字,还暗含了一个意思:鞭子越长,鞭打得就越大,说明牧童们驱赶牛羊的本领大,而他们的生活也过得比较好。这四句诗,通过牧童们的外貌、动作、神态以及牧放的环境等描写,将牧童们辛勤劳作的情景真实地表现出来。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这两句诗,写到了牧童们一天的工作过程。“日斜草远牛行迟”,写出了牧童们工作的时间,时间是在日斜之时,草已长得很高,距离牛群较远,所以牛走得很慢。这句诗中,“惟我知”三字,既表明了牧童们在工作时,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何去驱赶牛羊,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辛苦。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这两句诗,表现了牧童们一天结束时的情况。“牛上唱歌牛下坐”,写到了牧童们一边唱着歌,一边驱赶牛羊归家的情景。“夜归还向牛边卧”,写到了他们在一天结束后,仍回到牛身边休息的情景。“夜归还向牛边卧”这一句,既表现了他们的勤劳,又表现出他们的艰辛。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最后两句,诗人以牧童的口吻,表达了他对牧牛生涯的看法。“长年牧牛百不忧”,表现了牧童们虽然辛苦,但他们并不感到忧虑,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一年到头都放牧,也不会愁没有饭吃。然而,诗人又担心:“但恐输租卖我牛。”这句中的“但恐”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牧童们的同情,又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生活的担忧。因为一旦有了这种担忧,就说明他们的生活已经受到了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这首短诗通过牧童们的形象塑造,表现了牧童们辛勤劳作、不怕辛苦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现状和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