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众所弃,岂惟愚妇人。
圭组何重轻,能令变交亲。
翁子昔未逢,妻去耻负薪。
五十非晚贵,不能待终晨。
一旦谒帝阍,还家绣衣新。
邸吏惊赤绶,邦人候朱轮。
无颜见故夫,自杀此水滨。
谁知孟德耀,元在尔东邻。

死亭湾

贫贱众所弃,岂惟愚妇人。
圭组何重轻,能令变交亲。
翁子昔未逢,妻去耻负薪。
五十非晚贵,不能待终晨。
一旦谒帝阍,还家绣衣新。
邸吏惊赤绶,邦人候朱轮。
无颜见故夫,自杀此水滨。
谁知孟德耀,元在尔东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的“圭组”指官员的印信,象征着地位和权力,而“变交亲”则反映了因地位变化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的改变。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首两句“贫贱众所弃,岂惟愚妇人。”直述了贫贱之人往往遭到社会的忽视甚至歧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贫穷或低微的身份,更因为那些拥有财富和高位的人往往不屑一顾。

接下来的句子“圭组何重轻,能令变交亲。”进一步强调了身份地位的重要性。在这里,“重轻”意味着重要与否,“变交亲”则是指由于一个人的地位改变,原本的友谊可能因此而破裂。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交往中的一种现象,即人们在社会地位的变化面前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反应。

接下来的诗句“翁子昔未逢,妻去耻负薪。”则描绘了一位中年男子因为没有地位而感到羞耻,他失去了妻子,是因为他的贫穷和无能。这里的“翁子”指的是丈夫,而“负薪”则是一个象征性的词汇,暗示着这位丈夫在家庭中承担了沉重的负担,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最后两句“五十非晚贵,不能待终晨。”表达了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认为一个人如果到了五十岁还没有取得显赫的地位,那么等待他的将只有无尽的失望和遗憾。这里“终晨”指的是早晨,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

最后四句“一旦谒帝阍,还家绣衣新。”则是诗人希望有所转变的写照。他渴望有一天能够进入朝廷为官,身着华丽的衣服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然而,这种期望并没有实现,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贫贱之人的生活遭遇进行描述,展现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诗歌也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