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中兴日,将军武略优。功宜超贾邓,名耻并张刘。
白马空前渡,黄龙竟北游。誓擒诸部种,还报两宫仇。
朝使颁金册,边人识锦裘。跃戈冲野阵,横楫截江流。
残虏亡魂走,中原指掌收。未终藩阃寄,已惑庙堂谋。
坐散熊罴士,甘臣犬豕酋。和戎辞易屈,复汉志难酬。
阙耸吴山晓,陵荒巩树秋。廉颇归未老,郭令罢谁留。
折槛言徒切,藏弓势可忧。俄看星陨垒,永使陆沉舟。
感慨思前代,凄凉吊古丘。剑花埋虎气,碑藓剥螭头。
石兽嘶风雨,山僧护楸。鼓旗何寂寂,简册漫悠悠。
父老悲犹在,英雄事已休。栖霞岭前墓,闻说更堪愁。

【注释】

韩蕲王墓:指南宋抗元名将韩世忠墓。韩世忠是宋高宗时抗元名将,曾任江淮制置使,曾率兵收复建康(今南京),又率军北伐,大败金人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死后谥忠武,有祠堂在浙江绍兴。

宋室中兴日:指南宋初年。宋室中兴,是指南宋建立以后,经过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奋战,一度使国土得以复归,政权得以巩固。

将军武略优:指韩世忠。

功宜超贾邓,名耻并张刘:贾谊和邓禹是西汉的良史良相,张良和刘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臣和君主,韩世忠以他们为榜样,希望自己的功劳能超过他们。

白马空前渡:指韩世忠率军渡过黄河,收复失地,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事迹之一。

黄龙竟北游:黄龙是北方的象征,韩世忠率军北伐成功,收复了北方大片领土。

誓擒诸部种:誓擒,誓言要抓住敌人。诸部,泛指各地的军队。

还报两宫仇:报答朝廷和人民的仇恨。两宫,指宋高宗和宋孝宗。

朝使颁金册:宋高宗时,曾派金人使者来索取“岁币”,韩世忠拒之,并向皇帝上书反对割地求和。

边人识锦裘:边民都知道韩世忠的功绩和他穿的锦袍。

跃戈冲野阵:韩世忠带兵冲锋陷阵。

横楫截江流:韩世忠带兵横渡长江,截击敌人的船只。

残虏亡魂走:消灭了敌人。

中原指掌收:收复了中原大地。

未终藩阃寄,已惑庙堂谋:还没完成守卫边疆的任务,朝廷中的人就开始谋划别的事了。

坐散熊罴士:坐着就散去了勇猛的士兵。

甘臣犬豕酋:愿意做狗头鼠尾的小官。

和戎辞易屈,复汉志难酬:用和解的方式容易屈服,恢复汉族的志向难以实现。

阙耸吴山晓,陵荒巩树秋:韩世忠的坟墓高高矗立在吴山之上,周围草木凋零。

廉颇归未老,郭令罢谁留:廉颇虽然已经老了,但还有人留任;郭令却无人再留任。

折槛言徒切,藏弓势可忧:折断的柱子让人感到忧虑,隐藏的弓箭也让人担忧。

俄看星陨垒,永使陆沉舟:不久看到星星坠落在营寨里,永远让战船沉没。

感慨思前代,凄凉吊古丘:感叹历史变迁,悲伤地哀悼古代的英雄。

剑花埋虎气,碑藓剥螭头:剑上的花纹埋藏在虎气之中,碑上的石刻被藓苔侵蚀。

石兽嘶风雨,山僧护楸:石头上的动物嘶吼着迎接风雨,山上的和尚保护着楸树。

鼓旗何寂寂,简册漫悠悠:战旗静静地飘扬,简册随意地放着。

父老悲犹在,英雄事已休:老人还在悲哀地哭泣,英雄的事业已经结束。

栖霞岭前墓,闻说更堪愁:听说栖霞岭前的墓地更加令人伤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名将韩世忠的挽歌。作者通过追忆韩世忠的一生,抒发了对他忠诚报国的崇高崇敬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第一句“宋室中兴日”,点明诗人追怀的对象是南宋的开国功臣韩世忠。“将军武略优”,赞颂了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功宜超贾邓,名耻并张刘”则进一步指出他的功绩应超过东汉的名将贾诩、邓禹,而不应与三国时期的张良、刘备相提并论,这是诗人对韩世忠的高度评价。韩世忠是宋高宗时抗金名将,曾任江淮制置使。他率兵收复建康等战略重镇,又乘胜北伐,大败金兵于汴城。后被投降派排斥,死于狱中,谥武穆。

第二联两句“白马空前渡,黄龙竟北游”,写诗人缅怀韩世忠率军北上抗金的英勇事迹。“白马”即《晋书·载记》记载的马援故事,这里用来比喻韩世忠的英勇善战。“黄龙”则是北宋时宋真宗封禅泰山的故事,“竟北游”则表明其北征的军事行动。“誓擒诸部种”,表明诗人对韩世忠率领的军队充满信心。“还报两宫仇”一句,则表明他对宋朝人民报仇雪恨的决心。

第三联两句“朝使颁金册,边人识锦裘”,写诗人对韩世忠忠诚报国精神的赞扬之情。“朝使”指的是南宋朝廷的使者,他们来到韩世忠的墓前颁发“金册”,表彰韩世忠的功勋。“边人”指的是驻守边疆的士兵和将领,他们知道这件大事的起因,所以“边人识锦袍”。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韩世忠的尊敬之情,也表现了他在百姓中的崇高地位。

第四联两句“跃戈冲野阵,横楫截江流”,描绘了韩世忠英勇善战的形象。“跃戈”是说韩世忠带领士兵冲锋陷阵,“横楫”则是说他指挥军队横渡长江,截击敌人的舰队。“残虏亡魂走,中原指掌收”,表明他已经彻底打败了敌人,收复了中原地区。

第五联两句“未终藩阃寄,已惑庙堂谋”,说明韩世忠尚未能够完成保卫边疆的任务就被朝廷中的人所取代。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不满和对韩世忠的同情之情。“坐散熊罴士”,“甘臣犬豕酋”,“和戎辞易屈”,“复汉志难酬”四句,都表现了诗人对韩世忠的深深怀念之情。他认为韩世忠的人格高尚、忠诚报国,但他的命运却如此悲惨。他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却被朝廷排挤、陷害。即使这样,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愿低头妥协。最后一句“俄看星陨垒,永使陆沉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韩世忠的无尽哀思。

第六联两句“感慨思前代,凄凉吊古丘”,诗人回顾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往事——韩世忠的壮烈事迹和悲惨命运。“剑花埋虎气”,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韩世忠生前英勇善战的形象,也寄托了他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之情。

第七联“石兽嘶风雨,山僧护楸”,则描绘了韩世忠墓地的自然景象。石兽在风吹雨打中嘶鸣,山僧守护着楸树。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韩世忠的怀念之情,也表现出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意。第八联两句“鼓旗何寂寂,简册漫悠悠”,诗人回忆起当年韩世忠的威风凛凛、号令四方的景象,以及如今只有鼓旗寂静、简册闲置的情景。这种对比更加凸显出诗人对韩世忠的怀念之情。

第九联两句“父老悲犹在,英雄事已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雄们的深深怀念。这些英雄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他们的事业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消逝。最后一句“栖霞岭前墓,闻说更堪愁”,则描绘了诗人对韩世忠墓地的情感体验。这座墓地坐落在风景优美的栖霞岭前,每当听到有关韩世忠的传说或故事时,诗人都会感到无比的忧伤和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韩世忠生平经历的回忆和对其贡献的评价,展现了他忠诚报国、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墓地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