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武城宰,遗井虞山阴。
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
艺囿自可灌,道源谁复寻。
弦歌听已歇,瓶绠看还沉。
无为渫弗食,恻恻起叹音。
一瓢乐未改,庶几回也心。
【注释】
言公井:指汉末曹操为表彰他的朋友陈寔(字公台)而命名的井。
遗井虞山阴:陈寔在虞县做太守时,曾经凿此井以纪念曹操。遗,留下。山阴,地名。
汲:打水。未竭:没有干涸。
九仞:形容极高。仞,古长度单位,一仞等于八尺。
艺囿自可灌:这是指陈寔在虞县种菜、养鱼,以供给自己和部下食用。艺囿,种植蔬菜的园地。
道源谁复寻:指陈寔在虞县所提倡的廉洁奉公的精神是人们应该去学习的典范。道源,这里指道德渊源。
弦歌听已歇:指陈寔死后,人们不再听到他唱歌奏乐了。弦歌,弹琴唱歌。
瓶绠看还沉:指陈寔死后,人们不再看到汲水的瓶子了(说明已经不用它来打水了)。
无为渫弗食:意为陈寔生前不贪吃,死后也不浪费。无为,不做,不为。渫,过滤。
恻恻起叹音:感到痛惜,发出感慨的声音。
一瓢乐未改:用一瓢之水的快乐生活比喻清廉的生活态度。
庶几:或许能。回也心:指陈寔的心志。回,同“慧”,聪明,有智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所作。诗人通过咏史抒怀,赞颂了陈寔的品德操守。陈寔(100–180),字仲弓,东汉著名清官,颍川定陵人。他一生清白廉明,不事权贵,深受百姓爱戴,死后百姓为他立碑,称颂他的功德,并为之画像。诗人对陈寔十分景仰,写下了《赠陈太中丞公》一诗,表达了他对陈公高尚节操的崇敬之情。
第一联:“寥寥武城宰,遗井虞山阴。”首句写武城宰,即陈公的官职;次句写虞山阴,即陈公的治所。寥寥,形容稀少。武城、虞山阴都是陈公治理过的地区。
第二联:“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这是说,陈公在任上,千载万代也没有把井水抽干,他的功绩应当是非常深远的。千载汲未竭,指陈公治理地方,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老百姓不会把井水抽干。九仞,形容很高。
第三联:“艺囿自可灌,道源谁复寻。”意思是说,陈公治理的地方,种植蔬菜、养鱼等艺术可以供大家享用,道德的根源也应该有人去寻找。艺囿自可灌,意谓陈公种植的蔬菜可以供应大家食用,体现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品质。道源谁复寻,意谓道德的根源在哪里?人们应该去寻找。
第四联:“弦歌听已歇,瓶绠看还沉。”意思是说,现在看不到陈公吟唱、吹笛、弹琴了,也看不到汲水的瓶子了。弦歌,指弹奏乐器唱歌。瓶绠,汲水的竹管。
第五联:“无为渫弗食,恻恻起叹音。”意思是说,陈公生前不贪图吃喝,死后也不会被浪费,令人感到惋惜,发出感叹的声音。无为,指陈公不追求享乐。渫,过滤。弗食,不吃。恻恻,形容内心悲戚的样子。起叹音,发出叹息的声音。
第六联:“一瓢乐未改,庶几回也心。”意思是说,我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心中始终想着陈公,希望他能从这种生活方式中得到快乐。一瓢,指一瓢饮,形容清贫生活。乐未改,意谓这种生活方式的乐趣并没有改变。回也心,意为希望陈公能够保持这种心态。
共60个字,语言朴实自然,却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陈公崇高品格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咏史抒怀,赞颂了陈公的品德操守,抒发了自己对清廉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