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秋门上乌啼霜,羯奴晓登天子床。江头老臣泪暗滴,万乘西去关山长。
公卿相率作降虏,草间拜泣如群羊。当时不识颜平原,岂复知有张睢阳?
孤城落日百战后,瘦马食尾人裹疮。男儿竟为忠义死,碧血满地嗟谁藏。
贺兰不斩上方剑,英雄有恨何时忘。千年海上见祠庙,古苔丛木秋风荒。
摩挲画壁尘网里,勇气烨烨虬须张。巫歌《大招》客酹酒,忠魂或能来故乡。

这首诗是杜甫的《谒张中丞庙》。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谒张中丞庙    
延秋门上乌啼霜,羯奴晓登天子床。江头老臣泪暗滴,万乘西去关山长。    
公卿相率作降虏,草间拜泣如群羊。当时不识颜平原,岂复知有张睢阳?    
孤城落日百战后,瘦马食尾人裹疮。男儿竟为忠义死,碧血满地嗟谁藏?    
贺兰不斩上方剑,英雄有恨何时忘。千年海上见祠庙,古苔丛木秋风荒。    
摩挲画壁尘网里,勇气烨烨虬须张。巫歌《大招》客酹酒,忠魂或能来故乡。    

译文

  1. 在延秋门上乌鸦啼鸣着霜气,宦官们清晨就登上天子之床。江头的年迈大臣眼泪暗流,天子被万乘之尊送往边塞关山。
  2. 公卿百官争相投降敌人,在草丛间跪拜哭泣像一群羊。当时他们不认识颜平原的忠烈,哪还知道有张睢阳的壮举?
  3. 在孤城战斗中百战之后,瘦马吃着马尾上的残渣,士兵们身上都带着伤疤。男儿最终为了忠义而死,满地都是鲜血谁来收埋?
  4. 贺兰山上的箭不会被拔出,因为那是朝廷的御用之剑。英雄们的冤仇谁能忘记?
  5. 千年后人们看到海上的祠堂,古老的树木上满是秋风的痕迹。
  6. 摩挲着墙壁上的画卷,尘埃中的英雄气概依然可见。巫师唱着《大招》,客人敬酒祭奠忠魂,忠诚的魂魄或许可以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张巡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那个时代的感慨。诗中提到了“张中丞”,即张巡,他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将领,曾抗击安史之乱有功。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巡等将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动荡、人民受苦的深深忧虑。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联描绘了一幅边疆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颔联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张巡等人的忠勇和英勇无畏;颈联感叹历史变迁,人事已非;末联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希望。整体上,诗风悲壮激昂,情感饱满而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