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蜼子,乃是轩辕之裔,虞鳏之孙。混沌既死一万季,独抱大存,窃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坟。
蚤逢三光五岳之气、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浑浑。
鹿走秦中原,蛇斗郑国门。俎豆弃草莽,干戈欻崩奔。
妫蜼子,便欲东游渡弱水,沐发沧海朝阳盆。又欲西行沂河汉,逾昆仑。
山横川阻,两地俱不可以往兮,归来掩户卧旦昏。
莳黍一区,注醪一樽。妻给井臼,儿收鸡豚。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作为古文词,言高气醇温。手提数寸管,欲发义理根。
上探孔孟心,下吊屈贾魂。其质耀金石,其芳吐兰荪。
叩虚答有响,斫险成无痕。陆珍杂水怪,变状弗可论。
几年兀兀不肯出,坐待真主应运九五开乾坤。鹤书自天来,幽隐初见拔。
使者远造庐,鸡鸣起膏辖。兴纂金匮编,尚书为给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宗常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其注释如下:
- 妫蜼子,乃是轩辕之裔,虞鳏之孙。混沌既死一万季,独抱大存,窃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坟。
妫蜼,一种传说中的动物,与黄帝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它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成为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这首诗通过描绘妫蜼子的形象,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蚤逢三光五岳之气、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浑浑。
蚤逢,即早逢,指很早之前就遇到了某种现象或情况。三光指的是日、月、星的光辉,五岳指的是中国的五大名山,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首诗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鹿走秦中原,蛇斗郑国门。俎豆弃草莽,干戈欻崩奔。
鹿走秦中原,蛇斗郑国门,这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展示了古代中国各地的自然风貌。俎豆弃草莽,干戈欻崩奔,则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 妫蜼子,便欲东游渡弱水,沐发沧海朝阳盆。又欲西行沂河汉,逾昆仑。
妫蜼子,即上文提到的神秘生物,它想要向东游历弱水,沐浴在沧海之上;又想向西行进至黄河和长江之间,越过昆仑山脉。这里的描述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气息,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 山横川阻,两地俱不可以往兮,归来掩户卧旦昏。
山横川阻,表示道路曲折蜿蜒,难以通行;两地俱不可以往兮,意味着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无法到达。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回到自己的家园,过着平淡的生活。这里的“归来掩户卧旦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 莳黍一区,注醪一樽。妻给井臼,儿收鸡豚。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莳黍一区,注醪一樽,描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安逸。妻子负责家务劳动,孩子们收获丰收的喜悦。这里的“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表达了诗人追求真实生活的态度,不受外界虚伪风气的影响。
- 作为古文词,言高气醇温。手提数寸管,欲发义理根。
作为古文词,这里指的是诗歌作品的风格,强调其高雅的气质和醇厚的韵味。手持数寸管,形容诗人用笔如剑,挥洒自如,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
- 上探孔孟心,下吊屈贾魂。其质耀金石,其芳吐兰荪。叩虚答有响,斫险成无痕。陆珍杂水怪,变状弗可论。
上探孔孟心,下吊屈贾魂,这里提到了孔子(孔)和孟子(孟)的思想,以及楚国的屈原(屈)和宋国的左丘明(贾)。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源泉。这里的“其质耀金石”和“其芳吐兰荪”分别形容了孔子和孟子的道德品质如同金石般坚固不朽,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如同兰花般芬芳四溢。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想象,他们能够发现自然界中的奇珍异兽和神奇现象。
- 几年兀兀不肯出,坐待真主应运九五开乾坤。鹤书自天来,幽隐初见拔。
几年兀兀不肯出,表示诗人长时间处于隐居状态,不愿轻易出仕。他等待着那个能为他带来机遇的君主,希望能够得到重用。这里所说的“真主”指的是明君,也就是英明的君主。当这个时机到来时,他将会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接到了来自皇宫的诏书,得知自己即将被选为朝廷官员的消息。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象征着诗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