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道士骑一鹤,手把青莲下寥廓。
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昔年服事茅长君,能役鬼神呼风云。
下为群生扫旱沴,雨工驱起如羊群。
阴雷填填天欲怒,灵飙吹旗紫坛暮。
书入重关虎豹开,璧沉古井蛟龙护。
须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应无禾。
祠官空为大雩舞,觋女羞作迎神歌。
明朝师归定何许,云里悬珠火如黍。
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包括注释,以及赏析:
第一句:
- 诗句:”白头道士骑一鹤,手把青莲下寥廓。”
- 注释:白首指的是年老,道士骑着一只鹤,手持青莲,形容道士的风度和高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骑鹤而行、手持青莲的道士形象,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第二句:
- 诗句:”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 注释:海田是指被干旱所困扰的土地,黄尘是尘土,没城郭意味着连城墙都看不见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人间再次遭遇旱灾的悲惨景象,田地干枯,尘土飞扬,城市都被淹没。
第三句:
- 诗句:”昔年服事茅长君,能役鬼神呼风云。”
- 注释:服事茅长君指的是对某个人非常尊敬和听从,能役鬼神是指能够调动自然之力来改变天气。
- 赏析:这句诗回忆了过去那个能够呼风唤雨、控制自然力量的神祗或仙人,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敬畏。
第四句:
- 诗句:”下为群生扫旱沴(liè),雨工驱起如羊群。”
- 注释:旱沴是指旱灾带来的不幸和灾难,雨工则是指降雨的力量。如羊群比喻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降雨如同羊群一样汇聚,为农田带来生机和希望。
第五句:
- 诗句:”阴雷填填天欲怒,灵飙(biāo)吹旗紫坛暮。”
- 注释:阴雷填填形容天空阴沉,预示着将要下雨;灵飙是指神秘而强大的旋风,紫色坛子指道教中的坛场。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乌云密布,旋风即将到来,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第六句:
- 诗句:”书入重关虎豹开,璧沉古井蛟龙护。”
- 注释:书入重关指书籍被封存于重要的文献或典籍之中;虎豹开表示封印打开;璧沉古井表示珍贵的玉器沉入了古井之中。
- 赏析:这句诗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古籍中蕴含的智慧和秘密被破解,珍贵之物落入寻常百姓手中的情景。
第七句:
- 诗句:”须臾甘澍何滂沱(pang tuō),十日不雨应无禾。”
- 注释:甘澍即及时的雨露滋润,滂沱形容雨势大,十天不雨则可能导致庄稼枯萎。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农民们对及时降雨的渴望,以及如果连续十天不下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第八句:
- 诗句:”祠官空为大雩(yú)舞,觋(xí)女羞作迎神歌。”
- 注释:祠官是指掌管祭祀的官员;雩祭是祈求神灵降雨的仪式;觋女是指巫祝一类的女祭司。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祭祀活动中的热闹场景,但与祈雨的目的相反,人们不再期待雨水的到来。
第九句:
- 诗句:”明朝师归定何许,云里悬珠火如黍(shuò)。”
- 注释:明朝师归定指军队明天返回,何许指何处;云里悬珠比喻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军队归来时的宁静景象,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如同珍珠般璀璨。
第十句:
- 诗句:”更烦夜起把天瓢(piáo),翻作东南洗兵雨。”
- 注释:更烦夜起指夜晚起来取水浇地的动作;把天瓢指舀水的动作;东南洗兵雨是指用雨水清洗兵器的场景。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及时降雨的无奈,以及对战争结束后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旱灾的担忧和对降雨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神秘信仰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