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 雷过溪山碧云暖:描述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仿佛可以听到雷声穿过溪水和山脉,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 幽丛半吐枪旗短:形容茶树丛生的景象,就像战场上的枪林,但“枪旗短”则给人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
-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 银钗女儿相应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采摘茶叶的场景,她手持银色的发钗,随着歌声轻快地采摘茶叶。
- 筐中摘得谁最多?:询问是谁采摘的茶叶最多,这里的“多”可能指的是茶叶的数量或者品质。
-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 归来清香犹在手:描述了采摘完茶叶后,香气还留在手中,说明茶叶的品质很高。
- 高品先将呈太守:表示这些高品质的茶叶将献给太守品尝,显示了诗人对太守的敬意和对茶叶品质的认可。
-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 竹炉新焙未得尝:虽然茶叶已经烘焙完成,但是还没有人尝过,可能是因为时间还不够长,味道还在酝酿之中。
- 笼盛贩与湖南商:表示这些优质的茶叶将被装在笼子里,运往湖南销售。
-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 山家不解种禾黍:这里的“禾黍”是指粮食作物,山家不擅长种植这些东西,可能是指他们的生活环境或者生产方式不适合种植粮食。
- 衣食年年在春雨:尽管他们不擅长种植粮食,但他们每年的生活都依赖春天的雨水,因为雨水是他们的水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茶园、采摘、运输到湖南等场景,展现了茶叶的生长、采摘和加工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山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对自然的依赖。诗中的“竹炉新焙未得尝”、“山家不解种禾黍”等描写,不仅展示了山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方式,也表达了作者对山区人民的同情和关注。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