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禾穗不长,狼藉只供凫雁粮。
雨中摘归半生湿,新妇舂炊儿夜泣。

【注释】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汩汩:水流的声音。中田:指中间的田地,这里泛指庄稼地。

上田芜(wú):上边的田地长满了野草。下田没:下边的田地被水淹没了。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凫雁粮:水鸟吃剩下的粮食,比喻穷人家的食物。

半生湿:雨水淋湿了一半。

舂(chōng)炊:春米做饭。夜泣:夜里哭泣。

赏析:

《田家行》是一首乐府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这首诗通过描写田家生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悲惨命运。

首句“草茫茫,水汩汩”,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广阔的田野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广袤无垠的绿色海洋之中。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

作者笔锋一转,描绘了上、下田的景象:“上田芜,下田没。”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当时农田遭受自然灾害后的情景,令人深感痛心。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再往下,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中田的状况:“中田有禾穗不长,狼藉只供凫雁粮。”这里,诗人用“狼藉”一词来形容中田的荒芜景象,既表现了农作物的枯萎凋敝,也暗示了农民的生活困境。而那些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水鸟,更是让人感到悲凉。

在这首诗中,“雨中摘归半生湿”一句尤为引人注目。它生动地描绘了农民们在瓢泼大雨中采摘庄稼的情景,以及他们辛勤劳作却依然难以摆脱贫困生活的现状。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农民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新妇舂炊儿夜泣”一句则将读者的情感引向高潮。它描绘了一位新娶的妻子在丈夫外出劳动时独自承担家务重任的画面,以及她在夜晚因思念丈夫而泪流满面的情景。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家庭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田家生活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苦难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关注。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始终,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