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津头风色起,郎帆一开三百里。
江桥水栅多酒垆,女儿解歌山鹧鸪。
武昌西上巴陵道,闻郎处处经过好。
樱桃熟时郎不归,客中谁为缝春衣。
陌头空问琵琶卜,欲归不归在郎足。
郎心重利轻风波,在家日少行路多。
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

注释:

扬子津头:扬子津,位于今江苏扬州市西北长江渡口附近,为古时南北往来必经之地。风色起:风浪开始兴起。郎帆一开三百里:郎的船帆一扬起,就驶出了三百里的路程。江桥水栅多酒垆:江边桥梁旁有很多酒垆。江桥,即桥名,指长江大桥。女儿解歌山鹧鸪:女子会唱歌。山鹧鸪,一种鸟类,生活在南方山区。武昌西上巴陵道:武昌(今湖北鄂州),是古代通往巴陵(今湖南岳阳)的必经之路。闻郎处处经过好:听说你时时都经过。武昌,指武昌县。樱桃熟时郎不归,客中谁为缝春衣: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却不能回家,是谁为你缝制新衣呢?客中,这里指的是离家在外的人。陌头:田间小路。空问琵琶卜:只能空自询问占卜。琵琶卜,用占卜来预测命运。欲归不归在郎足:想要回去,又因为郎的脚在行走。郎足,指男子的脚。郎心重利轻风波:男子的心更看重利益,而轻视风波。在家日少行路多:在家的时间很少,而在外面行走的时间很多。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我如今能让乌头变白,却不能让你停止在外作客。乌头,是一种植物,传说人染了它就会头发变白。使,让。休作客,不要在外作客。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位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心情。首联“扬子津头风色起”点出扬子津,交代送别之地。“郎帆一开三百里”,以“一开”形容远行的船只迅速启航,表现了诗人对丈夫远行时的关切与不舍之情。“江桥水栅多酒垆,女儿解歌山鹧鸪。”通过描绘江桥上的水栅、酒垆和女子歌唱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武昌西上巴陵道,闻郎处处经过好。”诗人将丈夫比作行人,表达了对丈夫行程的关心和牵挂。“樱桃熟时郎不归,客中谁为缝春衣?”这句诗以樱桃作为比喻,指出春天即将到来,而丈夫却无法回家,只能由自己承担缝制春衣的责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陌头空问琵琶卜,欲归不归在郎足。”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只能在田间小路上徘徊,询问占卜的结果,希望丈夫能够回来。然而,即使妻子如此努力,丈夫仍然因为利益而选择离开,使得妻子无法停止在外作客的生活。“郎心重利轻风波,在家日少行路多。”这一句揭示了丈夫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他既想追求个人的利益,又不愿意离开家庭。这种矛盾使得夫妻两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了隔阂,也让妻子承受了更多的痛苦和失望。“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最后一句诗以巧妙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她虽然希望自己能够变得苍老,白发如霜,但却又担心丈夫因此而停下脚步。这种矛盾的心境使得诗歌更加深沉而感人。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丈夫情感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女子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和担忧以及无法改变的现实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古代女性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