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丽高阁,风光媚轻尘。
喧喧车马动,蔼蔼岁年新。
花柳回芳甸,关山念远人。
履端逢泰运,大飨卜明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清明日自西田路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三日出大明门(第1-2句)
“三日”指的是清明节后的三天,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
“大明门”是指长安城东面的正门。
日华丽高阁,风光媚轻尘(第3-4句)
“日华”指太阳光辉,这里比喻春天的阳光。
“丽高阁”形容高高的楼阁在春光中显得格外美丽。
“媚轻尘”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如何让人感到舒适,轻风微拂,尘埃不沾身。
喧喧车马动,蔼蔼岁年新(第5-6句)
“喧喧车马”形容道路上车辆行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岁年新”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一切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花柳回芳甸,关山念远人(第7-8句)
“花柳”指春天里的花草树木,这里用来象征春天的美丽。
“回芳甸”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摇曳,生机勃勃的景象。
“关山”通常指边远或险要的地方,这里可能指杜甫所居之地长安附近的山水。
“念远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履端逢泰运,大飨卜明禋(第9-10句)
“履端”指的是冬至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即小寒。
“逢泰运”表示遇到一个吉祥如意的好时机。
“大飨”通常指的是盛大的祭祀活动。
“卜明禋”意为占卜选择吉日进行祭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节日氛围的渲染,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日华丽高阁,风光媚轻尘”一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而“花柳回芳甸,关山念远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唐代诗人的审美追求,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